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王陆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杨小禾 威海报道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海洋是威海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十三五”期间,威海相继获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
这些成果既是过往的成绩,更是“十四五”实施海洋强市的澎湃序曲。
5月19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纲要》的第四章设置“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打造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专节,明确提出更加注重经略海洋,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发利用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在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
科技兴海 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
“真是太期待了,像是海洋装备、生物技术、海水淡化、人工智能、海洋大数据等一些前沿技术都将在威海海洋科技馆突出展陈。”“海洋迷”曲文丽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今年8月威海海洋科技馆开门迎客后,要第一时间前往体验。
曲文丽口中的威海海洋科技馆坐落于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中智慧海洋创新资源最密集的一个板块——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这座创新园区区域岸线约70公里,主要发展海洋智能装备、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且拥有我国首个浅海海洋综合试验场。
“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的建设对企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个利好,作为一家海洋智能装备企业,此前公司每年到威海开展实验,如今整个研发团队都搬到了威海,自主研发的船舶清洗机器人研发周期也因此缩短一半以上。”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锦亮表示,“去年公司销售额突破800万元,而进入2021年1个多月时间订单就已突破5000万元。
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究竟是个什么城?以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新经济各类资源要素相对集中的威海北部、东部、南部区域为依托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北部以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东部以威海海洋高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南部以蓝色碳谷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
十四五时期,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将加快建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5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0%。向科技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加速布局。
让“养鱼”更智慧 打造海洋牧场建设新格局
5G+全景监控应用,通过5G水下摄像系统,将前端视频数据传至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无须下海就可以观察水产品的生长情况,根据海洋牧场养殖水域水下实际情况观测距离可达10米。2019年,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成为山东首家5G海洋牧场,如今,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海洋水质、营养成分和养殖品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逐步普及,威海市新建海洋牧场已全部实行智能化管理。
据悉,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是一处以海洋科技综合发展为特色的海上田园综合体,近年来启动了以良种繁育、生态养殖、资源修复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其中,探索建成的IMTA多营养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全球领先:底部投放生态鱼礁、底播增殖、放流,中层实施贝类养殖,上层进行海带等藻类养殖,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实现养殖系统内物质最大程度地循环利用。
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威海市全面推进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海市全方位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创建了1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4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20万亩,产量超过180万吨,荣获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带之都、中国牡蛎之乡和中国海鲜之都等称号。2017年以来,山东省先后两次在威海市召开全省海洋牧场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广威海市经验和做法。
四港联动,打造中韩跨境物流“黄金通道”
7月16日,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威海交流对接会上,与会嘉宾就威海“四港联动”经验做法展开交流。2018年,威海充分利用与仁川在区位、交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提出“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工作思路。经过2年多的尝试探索,瞄准“大市场”“大平台”“大通道”建设的“四港联动”,是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升级版,是发展软环境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工程。
据悉,今年的1月—5月,威海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47.7亿元,同比增长了51.8%。其中,出口523.3亿元,同比增长56.6%。此外,1月—5月,威海对日韩进出口额297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威海市进出口的39.7%。
手握“四港联动”这张“王牌”,抢抓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展机遇。“威海建设的‘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大通道,有助于我们下步更好地发展对日韩、欧美的国际贸易业务。”顺丰速运鲁东区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姜鹏介绍,顺丰首个全自动化智能分拣分拨中转项目落户威海,“试发的结果表明,我们从威海口岸把货物发往日韩或欧美地区,相比原有上海或者深圳口岸路线,时间上能节省一半,成本也减少了60%多。”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四港联动”的内涵已经由原来的海空港联动拓展到海港、空港、铁路港、内陆港联动,由威海、仁川两地联动延伸到与日韩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联动,由物流联动扩大到贸易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对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十四五”期间,威海将发挥东北亚港口群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港口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打造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日韩近洋干线港和内贸中转基地港。到2025年,威海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基本形成港区一体、港城联动、港产融合的发展格局。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王陆见
威海,于明朝永乐元年建城,城名寓意“威震海疆”。故从名字和历史来看,威海对黄海区域具有天然的影响力和辐射性。放置在今天的语境中,就意味着威海天然具有开放的、面向海洋的国际化优势。[详细]
在威海之前,从没有一个中国城市将“精致”写入城市战略。精致,即意味着告别“大而全”,拥抱“精而强”;意味着城市所追求的,不再只是经济规模,更是经济质量;意味着在城市发展中,要兼顾“区域经济富起来”“发展韧性强起来”“社会生态美起来”的问题。而实现[详细]
胶东,是一片红色热土。威海是红色胶东的核心区,在这里,四届胶东特委诞生并长期驻扎,土地革命后期活跃着山东及北方沿海仅存的一支红军队伍——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天福山起义开启了红色胶东时代,涌现出理琪、于得水、马石山十勇士、胶东乳娘等众多英模人物和群体…[详细]
“威海营商行”2021年度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推选活动现已进入线上展示阶段并开启网络投票。截至目前,活动已征集参选作品305个,经初步审查最终确定290个入围参选作品。入围参选作品已在威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威海营商行”服务平台在线展示(适配手机端),通过[详细]
“十八里担架道”是记录军民血肉联系的丰碑之路,更是人们心中不泯的精神之路。第十二期,打卡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山东省荣成市荣成博物馆,该馆共分8个展厅,设有特效展厅、多媒体厅等设施。陈列馆收集和整理了郭永怀相关的照片、著作文章、研究成[详细]
马石山十勇士为解救被困群众,“四进三出”日军包围圈的革命故事为人称颂。第十一期,我们打卡十八里担架道展馆。十八里担架道纪念馆位于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姜家疃村,通过回顾历史、音像教学和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还原了战火纷飞年代,威海人民用一副副担架搭起的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