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宋阳
责任编辑:王陆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珏 通讯员 付婷婷 威海报道
12月14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建康,威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孙志逊,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海,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山东省威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李树谦介绍《威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三五”期间,威海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12月2日,威海市政府印发了《威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威政发〔2021〕8 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确定了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5大类25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预期性指标11项。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12项重点任务:
深化“四减四增”,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碳达峰进程。
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强化三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提升水生态环境。体现了省委最新要求,即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现城市建成区雨污混流和黑臭水体“双清零”。
坚持陆海统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强土壤、地下水保护。
夯实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守生态环境底线。
加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大环保格局,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开展生态环保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与《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比,《规划》主要指标增加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两项指标,其他指标名称与指标属性均与省规划一致;综合考虑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和“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增设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与提升“无废城市”建设两个篇章;基于威海市海洋产业发展和碳汇研究方面的优势,增加了海洋碳汇部分内容。
威海是全国第一个市级及所辖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市域全覆盖。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生态创建力度,努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精心准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进一步巩固成果,厚植底色,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国字号招牌。
持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形成一批具有威海特色的“两山转化”典型案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制定《威海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健全8大责任体系,实施32项具体措施,建立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初审编辑:宋阳
责任编辑:王陆见
“威”巍高山,汪洋大海。每到春夏之交,总有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威海,于满目蔚蓝和葱绿之中,感受“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独特风采。[详细]
近年来,威海市将精致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和便民服务各个领域,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威海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详细]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海洋是威海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十三五”期间,威海相继获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详细]
一年之计在于春。把蓝图变成现实、将愿景化为实景,说到底要靠勤劳和智慧。近年来,威海苹果、青皮无花果、乳山巴梨、威海大花生……品种多元、绿色安全、营养丰富的威海特色农产品“高调”进入公众视野,从田间地头“摆上”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餐桌。[详细]
新时代呼唤新发展,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威海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详细]
作为山东半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威海不仅有着碧海蓝天的清新感,而且有着紧贴时代的现代感。让本地人留恋,让外地人向往,威海,一直是让人心安的地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