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威海报道
9月1日,北纬35度以北黄渤海海域的伏季休渔期即将结束,这标志着渔民们可以重新开始扬帆出海,展开新一轮的捕鱼活动。当我们把目光移向威海市,渔家锣鼓、渔家秧歌和渔民号子,在荣成市从传统节庆、文艺演出到重大活动逢场必演,这一天,它们将再次响彻云霄,为这个重要的时刻欢呼庆祝。
威海荣成市依山傍海、渔业发达,千百年来,当地渔民在与大海的长期“相处”中,创造了大量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渔民文化,荣成市也因此有了“中国渔民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渔家锣鼓、渔家秧歌和渔民号子,统称为荣成市“三渔文化”,传承至今。
渔家锣鼓
每逢重大节日,铿锵有力、撼人心魄的锣鼓声,都会在荣成市的乡村社区、大街小巷敲响。与其他地区不同,荣成市渔家锣鼓鼓点紧凑明快、粗犷豪放,有着鲜明的胶东渔家特色。2008年,荣成市渔家锣鼓入选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荣成市被称为“全国渔家锣鼓艺术之乡”,早在明代,当地渔民就用锣鼓这种古老的乐器演奏乐章,以此展现大海的雄浑浩瀚,鼓舞人们与大海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满载而归的丰收喜悦。
在一辈辈渔民的传承和发展中,渔家锣鼓擂出了激情和力量,展示出了新时代渔民的精神面貌。其中,用大鼓演奏的《海韵》和用小鼓伴奏、唢呐演奏的《渔家乐》,最能体现荣成市渔家特色。
大鼓体现大海的情怀,时而风平浪静、博大宽广,时而惊涛骇浪、波澜壮阔,饱含渔民对海的赞美与咏叹;小鼓小巧玲珑、演奏方便、节奏轻快,使人精神愉悦、奋发向上。不同的锣鼓演奏,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激励人们斗志昂扬,另一种是抒发人们的喜悦和情怀,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渔家秧歌
荣成市渔家秧歌历史悠久,海韵特色鲜明,是当地沿海渔民在长期渔业生产生活中,将地域特点与渔民性情巧妙融合,创造出的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形式。2019年,荣成市渔家秧歌入选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通过舞蹈,渔家秧歌再现了当年渔民出海捕鱼、乘风破浪、喜获丰收的场景,展现了渔家儿女勤劳勇敢、朴实豪爽的美好品格。其音乐旋律大体分为两种:小调式旋律欢快,充满弹性和动感;民族调式粗犷豪放,与渔家锣鼓相辅相成,使场面更加恢宏。
秧歌的表演形式也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十字步,逗、浪、扭、摆、跳,又有渔家民俗的劲、憨、粗、宏。舞蹈时,有规律、有节奏地振动双臂,拉开双腿,随着音乐和鼓点的韵律尽情跃动。随着音乐的进展,展示出了不同的情景,如海带段落、海蛤段落、海参段落、渔民号子段落、渔家大鼓段落等等。
渔民号子
在渔村长大的人,从小耳熟能详的就是这种曲调粗犷的“渔民号子”。卸鱼的码头,拉网的沙滩,甚至是抬网抬鱼的时候,都能听到渔民们自编自唱的号子声。
面对既能带来福音,也可能引来灾祸的浩瀚海洋,渔民既敬又畏,因此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俗。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渔民号子。渔民号子或刚劲浑厚、铿锵有力,或优美悠扬、诙谐幽默,能把众人的力气拧到一起,达到统一指挥、调节精神的作用。2009年,荣成市渔民号子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渔村打鱼的渔船都是木壳船,冬天要把船拉到沙滩上,春天到了渔汛季节,再把船拉下海。渔船拉上拉下通常需要四五十人共同努力。特别是向下推船时场面十分热闹,也许是因为这是每年渔汛的开始,渔民们充满了对丰收的希望和憧憬,热情高涨。
渔民拉船的方式也很奇特,几十个人分布在船尾和船帮两侧,人仰卧在沙滩上,头枕着双手,用双脚蹬着船体。这时,就要有一个人站在渔船的舱板上,领唱“号子”。领唱号子的人通常是全村嗓门最大、喊起号子最响亮,也最有感召力的人。一般的喊法是,先拉一个长腔“哎——”,好像是让人做好准备,然后再喊出“哎嘿嘿”三个音。随着最后一个“嘿”字出口,人们一齐把双脚蹬向船体,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把船推下了海。
随着时代变化,号子也由最初简单的音节、无调子的形式,逐步演变为有调式和唱词,且内容丰富的“渔民号子”,并在渔民们的新老交替中,一代代流传下来。
荣成市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三渔文化”传承发展的新领域、新途径、新形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开放性、可借鉴的群体创新传承新路径,被授予“中国渔民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荣成“三渔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由祭祀走上舞台,成为胶东地区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
以骨干带骨干,让“三渔文化”扎下根。荣成市将“三渔文化”纳入全市重点培训计划和人才振兴战略,通过骨干下乡培训、云上直播等多种方式,普及推广到镇、到村、到人。近三年累计培植专业表演队伍28支,举办专业培训1000余场次;举办秧歌大赛、锣鼓擂台赛、渔民号子表演赛等,通过以奖代补、以赛带训等形式,发放“三渔”服装、道具1.2万套,奖补非遗传承人152万元,“三渔百千万英才计划”荣获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十大亮点。
以创新为翅膀,让“三渔文化”塑好形。围绕渔民节、成山头吃会、赤山庙会等传统节庆,创新融入游客参与的展演形式,打造游客深度参与的地方文化盛宴。“三渔文化”展演在荣成滨海马拉松、国际涡喷无人机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唱主角、挑大梁,其中马拉松比赛沿途展演中,一次性参加3867人,央视直播,惊艳全国。
以志愿为纽带,让“三渔文化”有了魂。围绕“三渔文化”打造“浪花飞扬”文化志愿品牌,被评为省级文化志愿优秀项目;成立63个庄户剧团,10.2万名文化志愿者年开展活动1000多场次。原创舞蹈《渔家秧歌》入选“放歌新时代——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演”;“大鱼岛渔村村晚”“西霞口渔村村晚”先后入选2021、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将“三渔文化”根植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各镇街都建立起一支或多支“三渔文化”演出队伍,广泛应用于重大节庆活动、文化传播、非遗宣传、文明实践平台点单等载体;经常性开展培训授课、文化宣讲、展演展示等活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美育功能。
将“三渔文化”打磨提升为本土艺术精品。通过“三渔文化”专题培训、原创音乐征集、绘画、摄影展览等活动,提升了“三渔文化”的艺术境界,也将“三渔文化”渗透入社会各层各面,吸引许多艺术人才投入其中,创作出大量文艺精品;与渔民“开洋·谢洋节”、成山头吃会、村晚等标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扩大了“三渔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
将“三渔文化”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品牌。持续推动“三渔文化”走进校园、景区、企业、夜市,乡村、社区,不断扩大民俗文化宣传普及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文化产生的经济效益,涌现出数十支“三渔文化”表演队伍,常驻景区景点、商业演出及各大活动庆典,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深度结合,促进民俗文化市场化发展,形成了新兴文旅产业链。
威海的渔民们期待着新一轮的捕鱼季节,他们将再次踏上广阔的海洋,追逐着丰收的希望。他们深知海洋的宝藏是有限的,因此在捕捞时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在尽力保护海洋生态的同时,努力获得更好的收成,为家乡带来更多的收获,也为后辈守护好大海生生不息。
(图片来源:荣成文旅)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