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新闻

威海市公安局扎实推进包村扶贫工作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6-12-08 15:59: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12月8日讯 (通讯员 夏旭东 记者 王晓青) 今年以来,威海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和市委联系村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大力推进包村扶贫工作,先后协调投入资金18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以农村两委办公用房建设、两委班子建设、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等项目为主体的“强基固本工程”;以光伏发电、精品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特色农产品种植大棚等项目为主体的“扶贫造血工程”;以硬化整修道路、植树绿化、河道清淤治理等项目为主体的“畅通美化工程”;以视频监控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项目为主体的“治安防范工程”;以困难群众帮扶、健身娱乐广场建设、饮用水改造工程等项目为主体的“温暖民心工程”,最大限度帮扶联系村及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排忧解难,将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掌握村情民意,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包村扶贫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第十轮市直单位联系村工作的通知》(威组发〔2016〕33号)要求,市公安局负责的联系村调整为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文登区文登营镇姜家窑村、临港区黄岚街道办事处胡家北村,全部为省定贫困村。为精准掌握联系村的村情民意、集体经济及困难群众的贫困状况、致困原因等第一手资料,市公安局多方法、多途径、多渠道对联系村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属地公安机关先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叶立耘,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副局长李刚分别专程前往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深度了解联系村的详细情况及发展需求,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交警支队、特巡警支队、刑侦支队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也先后多次深入本单位负责的联系村,对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利用近距离贴近群众、长时间接触群众的有利条件,按照市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要求,列出入户走访计划,在早、晚村民务农闲暇时间,走进村民家中,详细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实际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同时着重了解村民在增收致富、家庭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记录在案,分批分期协调相关部门给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便利。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针对联系村多、困难群众多、精准扶贫工作压力大等实际情况,为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属地公安机关和帮扶责任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包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了包村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指导、沟通协调、情况调度、监督考核等日常工作。

  三是落实保障措施。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市公安局克服警力严重不足的实际困难,按照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标准,从交警支队、特巡警支队、刑侦支队和荣成市公安局分别遴选1名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热心驻村帮扶事业的副科级领导干部或中层领导干部,担任联系村“第一书记”,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前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组织各帮扶责任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各联系村工作实际,制定完善了《市公安局2016年联系村工作方案》,重点突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特困户结对帮扶、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社会治理、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帮扶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人等项目,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指导。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采取节支办公经费、民警自愿捐款、协调外部资金投入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180余万元,按照精打细算、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帮扶资金合理分配、高效利用、保障到位,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并逐步实现整体发展、齐头并进。

  坚持主动作为,实施“五大工程”,确保包村扶贫项目措施实、效果好

  一是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指导联系村落实支部每周例会制度、建立各种登记簿册、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治保调解组织,提高“两委”班子组织领导、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针对联系村普遍存在的两委办公用房破旧不堪的实际情况,积极筹措资金,为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临港区黄岚街道办事处胡家北村等联系村修建、改造了两委办公用房。

  二是实施“扶贫造血工程”。针对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无花果、苹果、地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难的实际,与威海麒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投资建设了东初家村电商销售平台—东初家农鲜园,已上网运行,通过采取互联网+模式,积极帮助村民开拓农产品市场,推动无花果、花生等经济作物的销售,通过网上销售及组织现场采摘,帮助村民销售无花果达3万多元。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因地制宜,与埠柳镇政府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共同投资60万元建成了41千瓦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使用寿命20年,已于9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投产后首年可实现发电5万千瓦时,为村集体创收4.9万元。在临港区黄岚街道办事处胡家北村规划15亩地,建设黑木耳养殖大棚10个,采取集体经营、租赁经营的方式,发展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10个黑木耳大棚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截止9月底,已生产干木耳14000余斤,销售300余斤。目前,驻村“第一书记”正在积极协调工商部门,帮助注册公司,开展食品检验,联系相关超市、农资批发商场等销售商,尽快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为联系村建立稳定的集体收益。在文登区文登营镇姜家疃村,参与协调10万元资金投资草莓采摘园,预计为姜家窑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万余元。

  三是实施“畅通美化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的支持,将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进出道路列为荣成市交通局“五通十有之通路项目”进行硬化整修,已于 8月初完工通车。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为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硬化道路8000余平米,新建一处16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先后组织民警100余人次,分别前往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文登区文登营镇姜家窑村等联系村义务植树,栽植樱花、龙柏、柳树等乔灌花木1200余株,美化了联系村环境;在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清淤治理河道2公里,修建排水沟、防护墙500余米,治理方塘2个,修建桥梁1座,最大限度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是实施“治安防范工程”。针对联系村治安巡防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大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先后为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临港区黄岚街道办事处胡家北村、文登区文登营镇姜家窑村建成了视频监控系统,提高联系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增强村民安全感。针对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在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设置交通安全标识、交通安全刊板30多块,提升村民交通安全意识。

  五是实施“温暖民心工程”。按照结对扶贫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与4个联系村的45户特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不定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及时掌握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对口帮扶,春节、端午、仲秋等传统节日还专门组织走访慰问。针对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饮用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投入11.5万元安装两台净化水设备,让老百姓已经可以喝上放心水。考虑到联系村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先后为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文登区文登营镇姜家窑村新建、整修了健身娱乐广场,安装了路灯等照明设备,为村民休闲娱乐创造了便利条件。

  摆正自身位置,认真履职尽责,全心全意为联系村及困难群众办好事、解难题

  驻村“第一书记”严格按照市委和市局党委的部署要求,扎根农村,主动作为,把驻村扶贫工作当做第一责任,与联系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尽全力为联系村及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驻村“第一书记”董广伟

  为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确保精准,了解群众所需所求,董广伟同志利用村民休息或吃饭时间,坐到炕头、街头或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对确定的86户179名贫困人口,重点走访,了解家庭致贫原因,与村民、村干部共同探讨下一步的帮扶措施。为切实做好与村民的日常沟通联系,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董广伟同志自费印制了“第一书记名片”,把姓名、电话、职务等公开,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群众有事能第一时间找到他。

  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华静

  通过前期走访调查,张华静在征求支队和镇政府的意见后,很快就给自己定下了“第一书记任职思路”。他决定先从群众意见最大、反应最强烈的村庄环境整治入手,通过服务民生解民困来夯实基础,以典型引领树新风,以班子建设利长远,逐步将村子扶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文登区文登营镇姜家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姜卓军

  积极推动扶贫基础信息采集整理工作。严格落实文登区“全区精准扶贫工作人员培训会”会议精神,协助村级单位做好信息收集与采集登录工作。积极与镇分管扶贫的领导沟通,确定姜家窑村现在在系统内的贫困户为68户,系统原70户中,因2人(户)去世,应予以消除。通过积极走访,逐户落实基本情况,完成《扶贫手册》信息采集,因地制宜的为每户困难群众制定扶贫计划并积极落实。积极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贫困户建档立卡清单68份,涵盖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收入和开支等相关详细情况,为进一步精细化扶贫打好了基础。

  临港区黄岚街道办事处驻村“第一书记”倪军海

  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期间,充分协调本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帮助村民解决入学,就医等困难。结合村治保力量较弱的实际情况,筹集社会赞助金2万元,在村进出口及村民文化广场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目前,监控系统已正常投入使用。第一书记把入户走访当做工作常态,走访入户率达到100%。帮助做好矛盾疏导化解工作, 有效防止了重大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