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白糖每日摄入不能超40克 警惕摄入隐形糖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2013-08-12 11:08:00

     白糖每日摄入别超40克     莫冠婷

  过度摄入糖增加超重肥胖、高血压、癌症等风险

  本报讯 (记者莫冠婷 通讯员张顺、刘婷婷)广东省疾控中心上月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广东居民慢性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的85%,成年人每5人中有1个患高血压,每3人中1人超重,慢性病成为威胁广东人健康的主要杀手。然而,解放军第421医院营养科主任赵莉指出,在反复强调居民应控制肉、油盐等摄入量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糖”也是慢性病的“隐形杀手”,过度摄入糖易增加患超重肥胖、高血压、癌症等的风险。此外,本次调查显示广东居民食盐摄入超标率达60%左右。糖盐作为常见搭档也推高了盐的超标率,因为多放糖会减轻菜的咸味,让人不自觉地摄入超量的盐,而盐摄入越多患高血压机会就越大。专家表示,一般人不存在糖摄入量不足的情况,日常饮食中应少吃糖,尤其是糖尿病人应忌吃甜品。

  糖未进入膳食金字塔

  赵莉介绍,糖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结合糖等,是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之一,人体所需的60%左右的能量由糖供应。糖还是构成细胞、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而作为调味料的“糖”通常是指有甜味的糖,包括葡萄糖、蔗糖、糖浆等。

  近几年,随着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常见慢性病的高发,人们逐渐意识到平衡膳食结构的重要性。据全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第三次监测,在一项食盐影响健康的知识调查中,有59%的成年居民知晓“吃盐过多会影响健康”,有40%已采取行动控制盐的摄入。然而,目前“添加糖”却尚未进入饮食金字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添加糖每日摄入建议量”,只笼统地给出“碳水化合物在每日的饮食结构中应达50%~60%”,这里的“碳水化合物”包括主食、添加糖等,这容易导致人们对“添加糖”这个“隐形杀手”疏于防范。

  警惕摄入“隐形糖”

  根据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1%的肥胖死亡是因为喝下太多含糖饮料。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团队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10年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平均每天所喝含糖饮料增加了200毫升,相当于半碗米饭的能量。

  赵莉解释,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能量的三大来源,其中55%~65%的能量由糖供应。相比脂肪和蛋白质,糖更能够快速地提供能量,是体内能量供应的首选。但如果糖摄入过量,也会惹来罹患疾病的风险,摄入过量的糖,不仅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而且无法及时消耗的部分会转化为脂肪;过度摄入亦会使血糖快速上升,影响胰岛素正常发挥,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癌症等疾病的风险。糖还会影响人体吸收钙、维生素类等物质,易造成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入白糖总量不要超过30~40克。一般来说,100克白面包含有10~20克左右的白糖,100克酸奶中含10克左右的糖,一份红烧肉含40~50克糖……加工食品、烹饪菜肴里大量存在的“隐形糖”,往往让人们在毫无警觉中就摄入超标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糖。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达欣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