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明年通车 半岛将现“同城效应”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   2013-08-28 08:07:00

     原标题:半岛“同城效应”呼之欲出

 

    ◆伴随着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的推进,胶东半岛“一小时生活圈”明年就将成为现实。在提供出行便捷的同时,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的建设,将会发挥出巨大的“洼地效应”,吸附集聚周围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加快隆起一个崭新的“交通经济带”。

  □ 本报记者 白晓

 

    明年6月有望试跑  记者从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方获悉,根据工程计划安排,该铁路明年上半年竣工,有望6月份试跑、10月份全线正式运营。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的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从青岛市李沧区引出,沿线经城阳、即墨,并行蓝烟铁路,经莱西、莱阳至烟台;向东沿烟威高速公路到达威海市区,然后折向东南至终点荣成市。正线全长约299公里,烟台境内最长,共约146公里,在青岛区域内约84公里,威海区域内约69公里。其中桥梁164.696公里,占正线长度的55.09%。

  青烟威荣铁路是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也是省内投资最大的单体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共设车站15个,始发站包括青岛北、烟台、威海和荣成,办理客运业务的中间站有城阳、即墨北、莱西北、莱阳、海阳北、桃村北、官庄、烟台南、牟平、威海北和文登,共11个站点。

    1小时生活圈轮廓初现  目前,青荣城际铁路沿线地区的铁路客货运输由胶济、蓝烟、桃威铁路承担,其中进入烟台的只有蓝烟铁路,全长184公里,技术标准较低,客车平均旅行时速仅为57公里,已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而城际铁路以高速度、高密度、安全、正点为主要特征,可实现公交化、全天候运行,它将以服务城市与郊区、城市与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之间的旅客出行为主。

  青荣城际铁路设计为客运专线铁路,其交通客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青烟威城市间、城镇间的客流,另一部分是沿线跨区域旅客。铁路开通后,青岛至烟台的运行时间将从以前的3.7小时缩短至1小时,青岛至威海则将由4.3小时缩短至1.5小时。据预测,开行城际客车对数方面,近期威海至烟台间每天达58对,远期达80对,青岛至烟台间近期开行66对,远期达92对,发车密度大、间隔时间短,实现动车组“公交化”运行,青岛、烟台、威海之间将真正实现1小时生活圈。

  同时,城际铁路并非孤线,它建成后将通过青岛与青岛至太原客运专线(其中胶济客专、石太客专已建成)连接,在济南与京沪高速铁路相连,在石家庄与京广客运专线相连,不仅有利于完善胶东半岛铁路网布局,提高区域客运网效益,还将融入国内快速客运网,扩大客运网覆盖面。届时烟威将均有至济南、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动车组,现行蓝烟铁路、桃威铁路将逐步实现客货分离,我省将全面融入我国快速客运网络。

  预计到2020年,城际旅客日客运量达到19.9万人次,到2030年日客运量达到29.3万人次。

    “同城效应”呼之欲出  作为构建间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最快捷运输通道,青荣城际铁路未来将使半岛显现“同城效应”。

 

  “同城效应”最主要优势在于加强相邻城市间的一体化合作。在全国开通动车的城市群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城市间商务活动进一步活跃,带动旅游休闲、购物、会展、文体娱乐、商贸等方面的城市之间互补合作,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日趋紧密。动车的开通也将大大减少城市间生活成本,促进生活向快节奏、高质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山东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发展之后,环黄渤海地区会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青荣城际铁路的建设,对三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难以估量。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证明,轨道交通的发展在引导城市结构改变方面曾发挥了极大作用。城际铁路有利于城市、区域间的有机协调合作,以及城市群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得人才、信息流借“线”汇聚,商贸服务抢搭城铁快车,货运、旅游、房地产业借势待发,各城市间将携手实现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区位优势战略。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这是山东省第一条区域性高速铁路,铁路运营单位在城际铁路运营后,可以以“山东首条区域城际铁路”、“一小时交通圈”等内容为卖点,把青荣城际铁路打造和包装成一个崭新的旅游项目。在为青荣城际铁路创造出新的、稳定的客源的同时,也为胶东半岛旅游业发展开辟新的市场。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王瑜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