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爱国故事 | 郭永怀的最后一封家书

2024-10-02 23:38: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是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众网推出《文物里的爱国故事》,以文物为引,历史为媒,结合专家访谈,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爱国故事。

  大众网记者 姚潇雨 仇艺畅 林啸 威海报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封家书,它穿越了时空的尘埃,静静地躺在岁月的角落,讲述着一位伟大科学家对女儿无尽的柔情与对国家深沉的爱。

  “布鞋暂没有,你是否画个脚样寄来?待有了货一定买。这里有一种翻皮棉鞋,本想代你买一双,因为尺寸没有,没敢买。手好了没有?初劳动时要注意,过猛和粗心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对的。”这封简短而深情的信,是郭永怀教授留给女儿最后的牵挂。在那个物资匮乏、通讯不便的年代,他虽身处科研一线,心系国家大业,却也不忘远方女儿的小小心愿。然而,命运弄人,这份温暖未能及时送达,成为了一生的遗憾。

  郭永怀这封信写于1968年11月3日。当时,郭永怀的女儿郭芹刚到内蒙古开启知青生活。内蒙古冬季寒冷,郭芹写信给爸爸,希望爸爸帮她买一双布鞋。32天后,即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试验基地返回北京时,因飞机失事遇难。这封信成为截至目前认定的郭永怀最后一封家书,后来由其家人捐赠。郭永怀写信有个习惯,落款日期不写年份,也不署名,只写称谓。这封信也是如此,落款是“爸爸3/11”。

  郭永怀,1909年出生于山东荣成的一个普通农家,凭借过人的才智与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然而,无论走得多远,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海外优渥的生活,拒绝了美国国防部的机密项目邀请,甚至当众烧毁了自己多年的科研手稿,只为表明回国的坚定决心。

  回国后,郭永怀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力学事业中,与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等科学家并肩作战,为我国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国的力学研究水平逐步接近世界前沿。

  1955年中国启动原子弹研制,1958年成立二机部九所专注核武器。初期获苏联援助,但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决定自力更生,调集105名专家。1960年,钱学森推荐郭永怀加入,被任命为九所副所长,秘密参与研制。

  郭永怀主要负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和环境试验,分管设计部,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九所最初设在北京的花园路,1963年迁往青海221基地。从此郭永怀频繁往返于北京和青海,有时一走就是一两个月。

  青海221基地平均海拔3270米,地处高原断氧层,50多岁的郭永怀和大家一起奋战在高原荒漠。他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一方面为科研人员传授爆炸力学和弹头设计的基本理论,一方面致力于结构强度、气动特性、振动和冲击方面的研究,组织开展大量试验。在确定核爆炸装置的引爆方式时,当时在“枪法”和“内爆法”之间难以取舍,郭永怀提出了“争取高的,准备低的,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思路,以先进的“内爆法”作为主攻方向。最终“内爆法”不仅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采用的引爆方法,后来也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所普遍采用。

  郭永怀是原子弹武器化的主要负责人,在我国第一颗核航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枚核导弹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8年,在前往北京的途中,郭永怀遭遇了空难,用生命守护了珍贵的科研资料。郭永怀的一生,是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最生动的诠释。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仅要有卓越的学术成就,更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今天,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想起那位未曾给女儿买到棉鞋,却用生命守护国家科研秘密的伟大父亲——郭永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文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