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人民医院: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

2024-03-02 08:3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慧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踝关节骨折目前分类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是Lauge-Hansen 分类标准,它将踝关节骨折按照踝关节受损时的位置及旋转角度分为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四类。

  其中,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损伤机制复杂,是指在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三角韧带处于张力状态,当距骨在踝穴内外旋时,紧张的内侧组织首先损伤而丧失稳定性,距骨以外侧为轴向前外侧旋转移位,撕裂下胫腓韧带与骨间韧带后,造成腓骨骨折,常常合并有内侧三角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旋前型踝关节骨折传统手术关节面复位不良率达14%,下胫腓复位不良率高达44%。

  近日,孙先生不慎扭伤右踝关节,致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于威海卫人民医院足踝外科门诊就诊,X线检查提示右踝关节骨折,入院后给予患者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抬高、制动、局部冷敷等促进肿胀消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且伴有内踝骨-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外踝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针对患者病情,威海卫人民医院足踝外科副主任于宁与足踝外科团队进行详细讨论、评估,传统开放手术多不考虑胫距关节的整体复位,术后往往外踝高度与旋转恢复不良、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踝关节失稳、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经过术前沟通讨论,考虑患者需求,决定应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即直接显露、修复骨-韧带损伤,进而恢复踝穴解剖完整性和力学稳定。

  手术当日,足踝外科医师团队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密切配合,成功完成微创治疗旋前外旋骨折。术中采取微小切口替代传统开放手术切口,于外踝骨折远近端打入克氏针并撑开恢复外踝高度,X线透视Weber三联征恢复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行后内侧入路对后踝骨折进行钢板及空心钉固定(第1固定)、内踝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第2固定)、外踝及下胫腓联合固定(第3固定),外踝远端切口探查距腓前韧带松弛,给予下伸肌支持带Brostrom紧缩缝合。手术耗时1小时左右,既避免常规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又达到微创手术精准化、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目的。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的优势包括:直视下复位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内踝前内切口联合外踝远端切口能够直接显露损伤踝关节并完成胫距关节复位,外踝远端切口可直视复位下胫腓联合,有效避免传统手术常见的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距骨倾斜等并发症。后踝切口直接显露后踝骨折,后踝骨折复位固定能够辅助外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复位。踝关节内损伤和骨-韧带直接修复:内踝前内切口联合外踝远端切口能够充分显露踝关节,探查清理关节内软骨碎屑、嵌入关节腔内的软组织,有效避免术后踝关节失稳及早期踝关节退变,且直视下复位联合内踝、后踝骨-韧带损伤修复能明显提高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微创技术通过特殊的手术入路,应用特殊的器械设备,比传统手术创伤更小、精准度更高。威海卫人民医院足踝外科自成立以来,“微创足踝,知足关踝”目前已成为科室的治疗特色和服务理念,通过让年轻医生走出去、请进来等举措,学习引进多项先进技术,目前开展足踝创伤、足踝矫形等系列微创手术,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提供系统、规范的术后康复计划,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提醒,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千万不要揉搓,韧带损伤后如果搓揉和转动会加剧组织损伤,同时要重视早期检查和治疗,经专科医生进行评估,防止“小病变大病”。

  (通讯员 宋雨亭)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