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郑云歌
在文登区人民医院病房4楼,这里看不到门诊的人声鼎沸,也没有急诊的步履匆匆,有的只是不停运转的机器和准时前来血液透析的患者。文登区人民医院血透室医生何延平说,在这里,医护和患者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有着“战友”般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她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渴望,见证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坚韧,也把自己的关怀和温柔都给了他们。
好医生是患者治疗之路的守护者和陪伴者
1996年,何延平满怀希望和憧憬地踏上了工作岗位。尽管医院规模不大,条件也略显艰苦,但想到能用自己所学服务父老乡亲,她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在内科,大多患者不需要手术,有的人甚至看起来好好的,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她深切感受到了“内伤”带给患者的痛苦一样不可忽视。每次接诊,她都仔细询问,耐心倾听,以便于更精准地查出病因,对症下药,解除他们的痛苦。
随着血透患者的增多,很多人需要到大医院排队等候,既耽误时间,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为了解决他们的困境,文登区人民医院成立了血透室。考虑到何延平在内科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也接诊了很多肾病患者,医院决定让她加入血透室,兼顾病房工作。想到平日里接触到的那些肾病患者,何延平倍觉责任重大,随即前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进修。有14年的内科工作经验为基础,她很快就掌握了慢性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管理、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9年5月,何延平完成进修后回到医院,迅速投入到血透室工作中。她接触到的第一个患者就是尿毒症晚期,中年人年富力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患上这样的疾病,内心非常痛苦。每次他在亲人的陪伴下来到血透室,都是一副精神不振、生无可恋的模样。何延平一边陪着他透析,一边跟他聊着家常,讲一些尿毒症患者顽强战胜病魔的事例,一点点培养起他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在何延平的开导下,他逐渐敞开心扉,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何延平的心里,医生的职责不只是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好他们生活道路上的陪伴者,和他们一起,托举生命,奔赴美好。
好医生是患者治疗之路的领航员和指南针
十四年来,何延平见过了太多的透析患者,他们被时光遗忘在角落里,默默地承受着生命的沉重。他们无法像我们一样随意品尝酸甜苦辣咸,生活也谈不上有多么地绚丽多彩,仿佛笼上了一层暗淡的色调。金钱、地位、名誉,在生命的面前,都微不足道。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困苦的世界里,活着就是他们最骄傲的勋章。
何延平每每看着他们用坚韧和毅力,诠释着生命的顽强,都会生出一股敬意。毕竟很多尿毒症患者,都在经历着身心的双重煎熬,透析是他们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所以,她要求血透室团队,必须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都要过硬。除了日常诊疗工作外,何延平深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总是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一遍又一遍地解释透析的原理、可能的风险和益处,鼓励他们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照顾。只有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细节,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疗团队,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她总说,一名医生,不仅要赢得患者的信任,还要做好他们治疗的领航员和指南针。在延长生命长度的同时,也要打开生命的宽度,让每一位来到透析室的患者都能感受到,在这里,生命可以“透”出“析”望之光。
71岁的南先生,因患肺部疾病做过肺叶切除手术,术后患上了痛风性肾病,后因病情恶化导致尿毒症,在外地医院透析过几次效果不理想,考虑家住文登,子女照料方便,于2021年6月转来文登区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那时南先生身体极度衰竭,精神萎靡,不能下地行走,需要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对其存活都不抱很大的希望。何延平仔细了解病史,完善临床检查,针对患者身体状况,专门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每周三次血液透析。同时,针对患者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帮助他纠正不利于病情恢复和不良生活习惯。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南先生的病情大有好转,身体素质日渐恢复,很快能自己拄着拐杖走路,现在出门连拐杖都不用了,还能出门和老朋友打麻将,能骑车子。老人的家属亲人可高兴了,感觉老人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透”过时光,看见“析”望,搭起生命桥梁。她不仅是他们的医生,更是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倾听者,他们的希望之源。她坚信,生命的真谛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她希望,通过她的努力,每一个患者都能找到生命的价值,活出自我,活出尊严,活出希望。这就是她对患者最好的期待,也是她作为医生最崇高的使命。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