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庙子镇林泉社区:擦亮民生底色,扮靓文化生活,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4-04-25 09:2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振铭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林泉社区成立于2015年5月,辖区总面积15.57平方公里,居民2436户,个体工商户60家,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93名。社区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浓厚,因依林泉河畔而建,故名林泉社区。

  为提升文化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推进“精致社区·幸福林泉”品牌建设,近年来,林泉社区通过建强文化阵地、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治理效能,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指数“升起来”,不断将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成为民心工程,社区居民在精致社区建设中得到普惠。

  完善文化设施,强化阵地建设

  建设精致社区,文化阵地是重要组成部分。林泉社区将文化建设作为筑牢群众基础、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能力,让文化育人覆盖到社区每一个角落。

  提升配套服务,筑牢文化阵地。围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持续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水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高标准打造文化阵地约1600平方米,配备助老驿站、青年共享空间、儿童三点半课堂等功能室,统筹推进实现全龄友好社区建设。大力优化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广场、社区书屋、书画室、舞蹈室等各类活动场所,全面夯实文化惠民基础,不断提高阵地规范化水平,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的社区文化阵地。

  深挖文化资源,建强文化队伍。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建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发动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教师以及农民画家等各类“老戏骨”50余人,共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以王贵义、刘华昌等社区文化骨干为主导,集结社区志愿者,建立“京剧票友集结”“吕剧文化传承”“工笔画写意”等文化队伍,截止到目前,已吸纳社区居民近130人参与其中,共同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文化服务。

  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服务场景。为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社区居民在户外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社区依托小区广场修建传统文化长廊,长廊设置社区简介、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廉洁文化、家风家训五大版块,通过讲述传统典故,展示传统文化,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邻里友爱、移风易俗等思想的教育,进一步激发居民热爱社区、共建文明社区的积极性。

  统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建设精致社区,群众需求是主要导向。林泉社区以提升居民满意度为抓手,扎实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的同时,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推行“志愿文化”,积蓄居民幸福值。为全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发挥“信用+志愿”服务机制,每月15日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大集”志愿服务活动。立足群众需要什么,公益大集就提供什么,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公益大集开设健康义诊、爱心理发、便民裁补、法律咨询等多元化的免费便民服务,真正从小切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实现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大提升。

  弘扬“国粹文化”,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积极举办“国粹进社区”“原创文艺秀”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国粹艺术展演,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过足“戏瘾”,吸引社区“票友”加入其中,极大满足社区居民对国粹艺术的需求。“原创文艺秀”活动寓教于乐、传承艺术、抒发情怀,产生了《千年古镇变了样》等一批优秀原创作品,在搭建出适宜居民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的同时,持续提升居民文化内涵。

  打造“文旅文化”,激发文旅品牌新活力。以七夕、元宵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与相关部门联合主办“林泉河畔晚风集市”文旅活动,通过游园会、赏花灯、猜灯谜、品美食,以及非遗“打铁花”等系列宠粉表演,让居住在林泉社区居民幸福感拉满。设置了网红打卡区、儿童娱乐区、美食幸福空间、后备箱shopping区、炫酷音乐+游戏大舞台、荷塘月色观景区等分区,还有一系列精彩表演和欢乐游戏,极大丰富社区居民夜间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一个打卡好去处。

  探索服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建设精致社区,基层治理是关键。林泉社区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志愿文化融入社区治理,通过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持续推动群众主动参与自治,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形成文化引领、浸润基层治理新模式。

  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网格员下沉到一线靠前服务,围绕转变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主动对接服务工作,上门收集民情民意,开展政策宣传等服务,将群众需求统一汇集、帮办代办,实现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做好常态化便民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群众需求,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增加居民“微心愿”收集、防诈骗宣传等多元化便民服务。

  推进党群联动服务。根据民生诉求,设置党建引领、应急救援、环境治理、纠纷调解、扶弱助困、助老敬老等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作用,每月下沉一线、组团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志愿服务。充分吸纳共建单位、双报到党员,靠前服务,丰富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力量,用活奖励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推进居民自我服务。基层治理关键在自治,让“小人物”发挥“大作用”带动群众参与自治。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书屋、文体活动室等阵地,依托“暮光盛汇”老年微课堂组建社区宣讲服务队,先后开设“百姓宣讲”“原创快板”等宣讲服务,通过形式多样、接地气的语言节目,引导居民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参与群众自治工作中来,实现自我服务,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通讯员 邢瑜娉)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