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智能团”也能释放“大能量”

2024-05-13 09:1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队伍,短短几年,通过全员创新,成功实现产品从“量”变到“智”变的大跃升,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曲轴智能制造班组用硬核实力证明。

  小小“智能团”也能释放“大能量”

  四月,春风携一缕梨花的清香,将机械的轰鸣声和班组成员的脚步声串联起来,奏响了一首激昂奋发的劳动者之歌。伴随春风而来的,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曲轴智能制造班组获评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这是一支由15名职工组成的队伍,作为天润工业的核心生产班组之一,是智能制造的标杆典范;这是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青年队伍,他们以“创新”走出脚踏实地的荣誉之路。

  锚定“智造”,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每年380万

  走进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曲轴智能制造事业部,机器轰鸣声均匀有力,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一字排开,工人们在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对上一个班组中发现的问题要多注意,安全和质量问题一点马虎不得……”5月3日一早,曲轴智能制造班组副组长卫红建早早来到车间,进行交接班工作。

  作为班组的“元老”,卫红建已经在一线“耕耘”了30多个年头。

  “我刚进厂那会,近100名工人守着一条生产线,每人在一台机床上进行手工操作,速度慢、精度低、浪费多。”卫红建说,那时,“精加工”“智能化”就成为他的夙愿。

  2020年10月,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卫红建敏锐地意识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他抢抓机遇,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成为了公司智能制造的“领头雁”。

  与此同时,经过天润工业工匠学院的系统培训,公司优中选优,选拔了这批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年轻人组建“智能制造班组”。

  这是一个剑指高端,锚定“智造”的实践。

  2024年,班组全线智能化率达到了96.77%,并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全面实现了对生产流程、设备状态以及产品质量等各环节的精准把控,充分展现了现代工业智能化生产实力。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惊喜令人振奋——班组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性地达到380万元/人,超全国平均标准23倍,班组人员优化为“7+7+1”人员配备,人员虽然较之前精简70%,产能却较此前提升了65%。

  盯准质量,3大环节产品合格率达99.98%以上

  一个曲轴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过钢胚、锻造、毛坯、加工等步骤。其中,智能制造班组负责加工环节。一块毛坯,经过班组的操作、总检、包装等工序,加工成乘用车曲轴、轻型曲轴、中重型曲轴、船机曲轴等不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一个零件加工成产品需要近30道工序,量的是精度,看的是质量,比的是细心。

  在生产轻型曲轴产品时,班组成员邓景元偶然发现数控机床的刀具磨损变大,工件的质量状态变粗等异常情况。

  “组长,看一下这个刀具,出故障了。”发现异常后,邓景元立刻叫来卫红建一起进行故障判断。卫红建通过“望闻问切”,查找刀具磨损点,并采取更换刀具、首件加工测量的方法确定产品的精度。故障排除后,为班组节省1小时生产时间。

  这样大大小小的故障,需要的是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细心。

  与邓景元一样,将细心贯彻到底的还有张旭胜,他是班组的包装工人,他的工作直接面向订单企业,把控产品外观质量成了他心中绷紧的弦。

  2022年,由于人员变动,张旭胜临危受命由操作工转岗到包装工,负责产品的外观检查工作。

  包装环节被称为 质量的“最后一公里”。一边对接总检,一边直接面向企业,考验的是绝对的细心和耐心。清洗、擦水花、连杆顶塞规测量、丝孔外观检查……每天近百件的产品,张旭胜重复着完成每个环节,一干就是700多天。

  长年累月的包装,让张旭胜手上出现了厚厚的茧,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年来,张旭胜经手的无一问题产品。

  攻关技术,每月15条“金点子”助力效率攀升

  在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宣传栏上,清晰的规划了第三主业布局,其中,科技创新被摆在了首位,也成为曲轴智能制造班组决胜的“法宝”。

  在公司的众多智能化班组中,曲轴智能制造班组以人均劳动生产率每年380万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智能班组。

  相同的设备和自动化程度下,如何使得效率再提升?

  智能制造班组组长刘砚达给出了答案:技术改进。班组每月提出15条改进意见,形成了技改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

  此前,操作时频繁出现止推侧面工层台与精铣主轴工序不符,造成返工返修,甚至废品的问题。刘砚达和组员们进行“头脑风暴”,思绪碰撞,讨论火热,集思广益锁定问题。

  “经过一周的讨论研究,后续我们采用止推侧面前道工序不加工,直接在精车工序时一次成型的方法,保证了稳定。”刘砚达介绍说,改进后,加工的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尝到技术改进带来的发展甜头,智能制造班组不断选树先进典型,鼓励技术改造。班组职工深入推进“导师带徒”、结对帮带等多元培养模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推广“师傅传承大讲堂”和“工匠人才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实行“师傅”与“徒弟”双向选择机制,有效推动了绝技绝活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班组职工积极参与工匠学院组织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刷新个人技能水平新高。

  20余名中高级工,2名威海工匠、1名威海市首席技师,4名威海市文登区名师……天润工业智能制造班组人才辈出,他们正以不辍的工匠心意气风发地走在创新之路上。

  (通讯员 夏丽萍 于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