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开区知识产权主要发展指标实现逆势“开门红”

2022-04-15 14:20:30 来源: 威海经区发布 作者:

  一季度,经开区新增注册商标105件,同比增长31.25%,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569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年度新增各类专利授权210件,同比增长4.5%,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7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14件,每万人口高价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件。区内5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确权评估,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8896万元,同比增长252.4%,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紧盯需求多措并举为企纾困

  面对疫情,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诸多困难,围绕“数量多起来、结构优起来、运用活起来、形象树起来”,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全力逆势而上,谋划转危为机,在倒逼中掌握主动,于困境中实现突破。

  今年年初,山东中清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执行保险合同正式生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中心支公司将为企业投保的9件专利权提供70万元调查费用和130万元法律费用,并附加200万元专利侵权损失保险条款。这一保单的有效落地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还实现了威海市知识产权保险“零突破”,也是2022年全省范围内首单专利执行保险。

  这是经开区落实新政提升保障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经开区还通过创建试点,提升服务质效。以打造高价值发明专利“雁阵集群”企业为切入点,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积极争创山东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计划试点园区,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的全链条服务,切实提高辖区企业获取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目前,该试点园区已通过公示。

  针对企业的相关需求,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在春节过后,快速落实2021年度省、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扶持,为企业办理申请贴息资金共计12.46万元。3月份,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完成2021年度区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审核工作,核定拨付扶持资金448万元,惠及区内41家企业。“我们从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切入,提升辖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重点扶持专利产业化3项、优势企业培育10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奖励24项。”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韩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专题调研,重点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持有情况、使用情况,企业近年来知识产权打假维权、侵权诉讼以及企业侵权假冒线索和维权援助诉求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目前,已通过现场走访和电话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113家企业的摸底调研,核查拥有权属各类知识产权市场主体43家,收集问题诉求20余项。

  争抢先机“菜单式”服务提升便利

  为了聚力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突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转移转化能力,助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经开区适时启动对现行区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加强辖区制造业核心知识产权有效供给,探索设立“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打造市场化专利技术推广运用、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当前,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正积极开展制造业企业的高价值专利辅导工作,深入企业摸排,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菜单式”服务和指导,提升企业的专利布局能力和专利撰写质量。同时,促进当地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一批高科技成果,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开展高价值专利创造、转化实施、运营服务等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在引进培育高价值专利的同时,经开区全力推动专利成果转移转化。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当前,经开区正通过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主题沙龙、供需洽谈会和对接会、展示会等方式,引进或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师等专业人才,畅通专利转让、技术合作等沟通渠道,活跃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氛围。

  结合经开区的产业特点,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互联网+”的线上运营策略,加快推进线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和运营,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创造、转移转化途径。突出点对点“菜单式”服务模式,结合大数据优势,帮助制造业企业线上筛选最新技术成果,提升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便利度,有效节约时间成本。

  此外,经开区还建立由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师等成员组成的专业团队,采取驻点服务的工作模式,运营“专利数据信息中心”。通过线上筛选、线下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供需两方面的资源,建立专利技术需求信息库、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信息库等,帮助企业建立专职的“知识产权专员”,加强对专业培训和政策指导,全力为企业做好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辅导和引导工作。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