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居民楼进入“电梯时代
前不久,威海戚谷疃社区一栋20多年的老居民楼装上观光
-
5000个小手电助乳山除“膜
有一种东西很“闪亮”,实际上却“有毒”。它能给人们
-
金星要来威海啦!
7月7日、8日,金星携《金星脱口秀》和舞剧《海上探戈
乳山市广播电视台助力地方红色文化建设纪实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06-28 14:38:00
大众网威海6月28日讯 (通讯员 郭书朴 姜珍晓)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山东调研期间看望沂蒙老区人民时所说的这段话,深刻地阐释了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同时也提出了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殷切期望。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促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宣传好、弘扬好红色文化,是新闻媒体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乳山市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历久弥新,红色文化铸就精神高地
地处胶东革命老区的乳山,在抗战期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沉淀下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其中,马石山十勇士和胶东育儿所乳娘的事迹最具代表性。
1942年冬,日伪军集中2万余兵力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数千名群众被驱赶至马石山地区。在群众身陷绝境、走投无路时,执行任务路过马石山的八路军第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六班的10名战士,毅然决定留下来帮助群众突围,全部壮烈牺牲。后来,他们被称为“马石山十勇士”。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决定在牟海县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且无一幼儿伤亡。
近年来,乳山市高度重视地方红色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马石山十勇士”和胶东育儿所乳娘的典型事迹,先后修缮了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了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搭建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平台,让乳山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红色文化要建设好、弘扬好、传承好,新闻舆论工作至关重要。作为基层传统媒体,乳山市广播电视台通过大密度、立体化的宣传报道,用好作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入观众的眼,进观众的心。同时,他们发挥宣传文化部门的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在场馆建设的史料收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立足本职,抓住时机讲好红色故事
新闻宣传是广电媒体的本职工作。近年来,乳山市广播电视台乘着乳山市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建设的东风,抓住宣传良机,通过大量的报道,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让观众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里,乳山市新修缮的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如期投入使用。面对恰当的时间节点和新鲜的新闻事件,乳山市广播电视台抓住良机,加大报道密度,播发了大量有关基地布展情况和社会各界前来参观的动态消息,让发生在马石山上的红色故事频繁走进观众的视野。同时依托这一平台,围绕马石山突围战和马石山惨案这段历史,制作了三集专题片《巍巍马石山》和六集系列报道《走进马石山》,将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英雄群体的事迹搬上电视屏幕,歌颂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壮举,以此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
胶东育儿所乳娘的故事,彰显了“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是乳山红色文化中最震撼人心、最温暖人心的部分,极易引起观众心灵上的共鸣,是难得的红色文化宣教题材。2016年是建党95周年,这一年乳山举全市之力完成了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在这个背景下,乳山市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台长任组长的宣传领导小组,制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计划,定期督导调度,在全台形成合力,确保宣传工作做到位。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后,乳山市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制作完成了专题片《走进胶东育儿教育基地》,采用主持人现场参观的方式,让观众通过镜头对基地布展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围绕介绍胶东育儿和乳娘事迹,创作了大型专题片《红色乳娘 人间大爱》,从历史的角度,再现了那段烽火硝烟中的感人故事。当年6月份,乳山市召开的乳娘精神座谈会期间,一大批专家学者以及曾经在胶东育儿所生活过的革命后代齐聚乳山。机会难得,乳山市广播电视台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同时,通过新闻特写、配发深度评论等报道形式,扩大胶东育儿所乳娘事迹的影响力。此外,乳山市广播电视台还变换宣传角度、另辟蹊径,确立了一个全新的选题,即找寻当年乳娘养育的革命后代。按照这个选题完成的8集电视纪录片《乳儿,你在哪里》,采用灵活的制作手段,分别讲述了姜明真、肖国英等8位乳娘的感人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展播了乳娘的事迹,而且向社会广泛地发布了寻找乳儿的线索。
“马石山十勇士”和胶东育儿所乳娘是乳山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乳山市广播电视台积极与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上级媒体对接,邀请记者到乳山实地采访,扩大宣传覆盖面,近两年累计在上级电视媒体播发相关稿件20余篇。其中,胶东育儿所的故事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着我》《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重头栏目,并在山东卫视庆祝建党95周年大型纪录片《人民的选择》栏目中播出。抓住在乳娘家生活过的八路军子女到乳山寻亲这一新闻线索,乳山市广播电视台还与山东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采访制作了的三集系列报道《寻找母亲》,节目播出后产生强烈反响,这部作品还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发挥优势,全力参与红色场馆建设
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和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对弘扬和传承地方红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两个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乳山市广播电视台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其中,在史料收集、视频制作、引导舆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红色基地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联动和支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乳山市广播电视台派出专门记者常驻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所在地——崖子镇田家村,大密度报道基地建设进展情况。与此同时,对田家村老百姓支持基地建设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以独特的视角挖掘了基地建设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支持红色文化建设的先进事迹。一篇篇鲜活报道的推出,也激发了基地建设者们和老区人民的热情,为保证工程的快速推进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红色文化场馆建设面临的一种重要问题就是史料收集困难。由于年代久远,马石山突围战的亲历者大都年事已高,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乳山市广播电视台利用电视媒体这一平台,向社会各界征集基地建设所需的文物和史料,寻找知情人,为场馆的建设征集线索。在组织、民政部门的配合下,乳山市广播电视台进行了抢救性采访,组织精干力量分赴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江苏等省市的10多个城市,行程数万公里,采访了30多位马石山突围战的亲历者,摄制了100多小时的视频资料,这也为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珍贵的历史素材。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建设的工作中,而且更加突出。由于保密工作的需要,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胶东育儿所和乳娘的事迹被尘封起来,所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视频资料更是极为稀缺,这是历史留下的遗憾。时至今日,绝大部分乳娘已经去世,乳儿、乳娘的后人以及一些知情人也步入老年行列。为了挖掘乳娘事迹和历史资料,2016年乳山市广播电视台组织4路新闻记者进行了集中拍摄,最大范围地采访乳娘及乳娘后人,共采访相关知情人40余人,脚步踏遍乳山,拍摄视频资料90余小时,并将这些资料全部整理备案,保存了珍贵的视频资料。同时,他们对到乳山的乳儿、相关专家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这些视频资料的留存,都为今后挖掘和传承乳娘精神留下了可供参考的宝贵资料。
在胶东育儿所旧址修复工作中,乳山市广播电视台还被选调专人加入筹建小组,负责影视图片资料制作和人物线索收集,为场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还提出了复原乳儿生活学习场景等建设性的意见。
乳山的红色文化建设,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个契合点,生动地诠释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回答了为何群众甘愿用鲜血和生命支持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同时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才能赢得群众对党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广电媒体是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和桥梁。乳山市广播电视台积极参与地方红色文化建设,用好作品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宣传出去,同时也在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再放异彩。
责任编辑:李泽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