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渝卫“光明”记:“鲁渝有约·山东千村行”支医队员花赞美

2024-10-24 14:44: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栋博

  从威海出发到云阳,需跨越近两千公里。自“鲁渝有约·山东支医千村行”工作开展以来,威海卫人民医院一直积极参与定点医疗帮扶工作,将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当地、造福当地。

  2024年7月,威海卫人民医院严格按照标准筛选,确定政治过硬、技术过硬、有奉献精神的眼科医生花赞美前往重庆云阳,开展为期半年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

  像很多医护人员一样,对于参与支医工作,花赞美是主动请缨,踊跃报名的。

  7月12日,花赞美怀揣着期待和少许忐忑,历时十几个小时,1800多公里,辗转飞机、高铁、汽车等才到达云阳县城,休息一晚,第二天,组织就安排她与同行医疗队员到达云阳县妇女儿童医院。

  简单的欢迎会后,花赞美和她的伙伴们就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在眼科,初步了解当地的情况、熟悉工作环境后,她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作为眼科医生,最知道设备检查的重要性。花赞美上班的第一天就将眼科目前运转的所有检查设备,包括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仪、眼底照相、OCT等设备检查一遍,发现眼压计、验光仪等设备存在测量误差,科室人员眼底照相、OCT等设备存在操作不熟练、结果不能判读、设备使用率较低等问题。科室迅速联系设备厂家进行维护和设备操作培训。

  在科室医生的帮助下,花赞美将科室多年搁置的YAG激光仪、532眼底激光仪、角膜曲率测量仪、角膜内皮计数仪等设备重新组装并试机成功,并以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完成医院第一例青光眼患者的YAG激光虹膜打孔治疗,有效控制了患者眼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言传身教,提升支医实效。

  花赞美深知,支医工作不仅是救治几个病人,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理念传授给当地的医生,才能让更多百姓受益。为此,花赞美主动配合科主任,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教学查房、开展培训讲座、手术带教等举措,重在规范就诊流程、检查基本操作规范和基础知识等的讲解,夯实科内同事的理论知识储备;并采用动物眼模拟眼科实际手术操作,提高同事的技术操作能力。从核心制度到规范工作细节,到科室交接班制度,都悉心给予建议。对本科室诊断不明、疗效不佳的患者组织病例讨论,全面分析患者病情,针对患者可行性诊疗方案进行研究讨论,明确诊断,并结合当前国内外诊疗指南,给予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花赞美发现,仪器设备的简陋是目前制约医院眼科发展的重大问题,手术设备和手术室条件较大医院也相差甚远,虽然去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到了手术室才发现现实条件比想象的还要差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云阳的第一例手术。那是一个翼状胬肉的中年女性患者,术前检查一切顺利,手术当天,没有眼科的专业手术床,替而代之的是又高又笨重的外科床;没有单独的头枕也不能调节高度,坐在与手术床高度匹配的凳子上后,双脚不能着地,无法完成显微镜的脚踏调控,只能通过巡回护士手动调控。好在经过科室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共同配合,克服困难,顺利完成第一台手术。手术结束,花赞美才从紧张和焦虑中慢慢回过神来。“这辈子也不会忘记手术台上因为手术条件带来的无力感,然而就连这样的条件也是一些偏远地区医院无法企及的,我们的支医工作任重而道远”花赞美说道。

  “对于患者来说,眼睛能看清了,心随之也就敞亮了。”所以,每次听到患者说治疗后能看清了,花赞美就特别有成就感。根据上级要求,此次眼科支医重点工作是规范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花赞美带领科室医生将一直未使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仪重新组装,并对设备使用进行培训,为熟练开展手术打下基础。在花赞美的推动下,科室顺利开展白内障乳化手术、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眼底激光治疗等多项新技术,让一位位患者重见光明。

  被需要,是一种责任感。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花赞美还抽空走进社区和乡镇,开展眼科疾病专题讲座和义诊。下乡义诊,不仅是带去医疗技术,帮助当地百姓治疗当前的病苦,更多的是做好医疗宣传及科普教育,打消百姓们对疾病的恐惧感。多次的下乡义诊,让花赞美感受到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医疗环境,也更加坚定了她和队员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希望把云阳人民的深切情谊带回威海,将先进的医疗技术留下来造福当地人民。”花赞美说道,或许这就是她参加医疗帮扶的意义。

  蜀道难,难在高危险峻;支医行,行于医者仁心。作为医疗队的普通一员,花赞美始终勤于奉献、精于业务、勇于担当,用自己的爱心、真心和恒心,奉献技术,留下“光明”,继续书写着鲁渝一家亲的千里佳话。

  (通讯员 宋雨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