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麻醉医生:手术时的总指挥 也是陪你时间最长的人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06-26 14:43:00   作者:

手术过程中,荣伟(左二)密切观察患者手术情况

  大众网威海6月26日讯 (见习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赛海芳) 6月21日,威海市中心医院1号手术间内,一台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与操刀忙碌着的外科医生和来回穿梭的护士相比,一旁静静观测监护仪的麻醉医师显得尤为不起眼。在很多人眼里,麻醉医师的工作就是在手术开始前给患者打上一针,消除他们的疼痛。

  然而在手术中,这些长久以来不被人熟悉的麻醉医师却扮演着“总指挥”这一重要角色,当无影灯开启,当患者进入深眠,他们一切的外在生命表现形式都化为监护仪上的数字和线条。而麻醉医师的职责就是守护着患者手术期间的生命安全,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同时,随时准备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麻醉准备

麻醉开始

麻醉中,观察患者的反应以控制药量

  一台手术 他们要从头跟到尾

  上午7时20分,威海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里,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荣伟仔细地穿好手术服,戴好手套、帽子和口罩,迈着稳健的步伐快速走入1号手术间。一会儿,将有一台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在这里进行。

  7时50分,患者被推入手术间,此时的荣伟早已将注射泵、多功能监护仪等仪器启动开来,并架好了输液输血加压袋,一旁的麻醉车上,依托咪酯、芬太尼等麻醉药物也准备妥当。“别紧张,就是等下打针的时候会有点疼,打完针你就闭上眼睛睡觉,睡醒了手术也做好了。”荣伟一边舒缓着患者情绪,一边麻利地在患者手腕处扎上动脉内置管以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与他搭档的另一名麻醉医师也为患者套上氧气面罩。

  8时05分,荣伟将第一支药品注入患者体内,注射过程中,他始终观察着患者的反应以控制药量。在注射完全部药品后,患者处于适宜的麻醉深度,就是俗话说的沉沉睡去,荣伟又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内,调整好适当的深度,至此,他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在外人看来,患者睡去便意味着麻醉工作的结束,麻醉医师也可以退场,剩下的手术流程只需交由专业的外科医生们完成即可,然而对荣伟来说,这场战斗其实才刚刚打响。

  接到麻醉成功的消息,肝胆、疝与腹壁外科4名医生来到手术间,简短的交流过后,8时40分,手术正式开始,医生们迅速进入角色,而荣伟则静守在床头,紧盯着监护仪上的参数,不时调整着注射泵的速度,以确保各种参数维持正常,并不时与主刀医生交流,掌控着患者的手术情况,每隔3-5分钟还要进行一次记录。

  血压、脉搏、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上,一个个移动的线条和跳动的数字于无声地记录着患者的所有生命体征,而对于一些特殊患者,还需要进行体温等的监测。“麻醉以后,患者没有了意识和自主呼吸,所有生命体征的监测都要由我们来完成,一旦出现任何变化,我们就要立即进行处理。”荣伟说,对手术中的患者而言,他们的生命安全几乎全部依托于麻醉医师。

  一个多小时后,手术临近尾声,荣伟开始逐渐减少并停止麻醉药品的供给。9时35分,手术结束,外科医生们先后走出手术间,进行短暂的放松,可荣伟却仍然要留在这里,准备下一台手术使用的麻醉药物和耗材。

荣伟为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输血补液和防止大出血

手术过程中,荣伟要不时调整仪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一场救援 他们在和时间赛跑

  注药、插管、监测、停药、拔管……在这样重复的动作当中,当日上午,荣伟顺利跟完了3台手术。午餐后,荣伟来到患者病房挨个探视,接下来等待他的还有2台手术。

  看到每位患者神情轻松,没有丝毫不适,荣伟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来。“今天这几台手术都挺顺利的,尤其是第一台,之前预想的各类突发状况也都没有发生。”荣伟说,由于进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年龄较高,而且该手术需要对患者开腹,伤口较大,考虑到手术中的风险,他提早制定了适合患者、风险较低的麻醉计划,并准备好抢救器械和药物,一旦手术中出现任何状况,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予解决。

  “对外科医生来说,给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做手术,和给一位高龄老人做手术的流程基本一样,可对我们来说,却有着天壤之别。”荣伟说,作为血管扩张药物,麻醉药会对呼吸、心脏等重要脏器产生一定影响,而老人、儿童以及一些特殊患者,由于他们体质差、发育不完全等原因,使得他们对麻醉药的耐受程度和成年人不同,如果不考虑个体差异下药,就会增大麻醉风险。

  荣伟告诉记者,其实麻醉医师的工作早在手术之前便已经开始。在每台手术的前一天,荣伟都会提前访视患者,了解他们的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努力做到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然后依此制定麻醉计划,选择对呼吸循环系统抑制较轻的药品,并提前备好各类抢救器械和药物,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高危病患,荣伟还会召集主刀医生共同讨论病情,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年前,一位冠心病患者来到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拱桥手术,在术前的探访中,患者表示自己没有任何药物过敏史。然而麻醉开始后,当荣伟刚把第一支药物注入,患者体表立即泛起红斑,伴随而来的是血压急剧下降和心脏室颤,而心脏室颤往往容易引发心脏骤停猝死,情况十分危急。

  看到此情此景,有着丰富经验的荣伟立即判断患者应该是药物过敏,需马上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和心肺复苏,由于处置得当,十几分钟过后,患者转危为安,各项参数逐渐恢复正常,手术最终顺利完成。

  像这样的惊心动魄,荣伟已经记不清自己经历过多少回了。“手术中,最常遇到大出血和心脏停跳,如果不立即结扎缝合、补充血浆或者心肺复苏,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荣伟说,尤其是心脏停跳,如果大脑5分钟之内得不到氧气供应,患者轻则变成植物人,重则死亡,对他们而言,每次抢救都要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一台手术结束,荣伟要立刻为下一台手术准备药品

  一份责任 他们甘受高强负荷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师保命。麻醉的意义不止是要消除患者的疼痛,更重要的是保障手术中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将生命交给我们,我们要担起这样的责任。”采访中,这是荣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仅仅一上午的跟随体验,记者的小腿就有些发酸发麻,而从清晨7时20分踏入手术间大门,到一天5台手术全部结束,荣伟足足在手术间里站立了10多个小时,可在他看来,今天已经是颇为“清闲”的一天了。“今天中午还能有空吃个饭,这就很让人满足了。”荣伟说,3月份,自己同样与肝胆、疝与腹壁外科医生们一同进行了一台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涉及到胃、胆囊、肠等诸多器官,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那天他在手术室里从早待到晚。整整12个小时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手术结束后,所有人员几乎累瘫在地上,即使如此,荣伟仍然不忘抽出时间来到麻醉恢复室,等待患者苏醒,并询问患者情况。

  “这么多年形成的习惯,没什么。”荣伟说,自己每天都要参与至少4台手术,工作近12个小时,这还不包括突发的急诊手术,最多的一天,医院手术室共进行了80多台手术,光他自己就参与了7台。

  而除了在手术中,术后病人的康复同样离不开麻醉医师,像门诊中的疼痛治疗和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也都是由像荣伟一样的麻醉医师们来完成的,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更需要的是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和实践操作。麻醉医师们的“累”,也不仅是体力的高负荷运转,更多是表现在严谨冷静的应变态度和果决断然的处理能力上,就像是运筹帷幄的“总指挥”。

  “每次抢救成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因此更增加了这份职业的魅力。”荣伟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麻醉医师们的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除了不断巩固已有的理论基础,他们还会前往外地进修、培训,努力掌握每一种麻醉药品和技术的优势及副作用。

  前不久,荣伟已经提交援非申请,作为威海市援外医疗队员,随时准备启程前往坦桑尼亚,为那里的居民提供医疗援助,将中国麻醉医生这份执着和大爱传递给外国友人。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