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15065122353
大众网记者 王彬 宁晓洁 威海报道
金秋十月,阳光温柔地洒落在丁卫国的家中,记者有幸踏入了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空间,见到了这位与他虽无血缘却有真情的母亲——冯素瑾,年近九旬的她,面色依然红润,精神矍铄。
冯素瑾的青春岁月,是一段光辉的历程:15岁便毅然参军,历经战备培训,掌握了医务护理技能、远赴朝鲜战场;18岁复员回国,她将一生都奉献给医疗健康事业。退休后的冯素瑾并未闲居,而是选择到济南市红十字会医院做义诊,因此结识了同事丁吉恩、郭秀英夫妇,并与他们同住在医院安排的单元楼里。三年的邻里相处,让冯素瑾与郭秀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郭秀英见她孤身一人,便常邀她到家中做客、吃饭,两人关系愈发亲密。一次,郭秀英提出了一个想法:“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陪着我们,把大儿子给您养老送终!”这个大儿子,便是丁卫国。
左起依次为:丁卫国、冯素瑾、郭妈妈、丁爸爸
2018年,丁卫国在探望独居的冯素瑾时,发现她生活有诸多不便,日常买菜全靠邻居帮忙,打开冰箱里面仅有两个西红柿。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丁卫国的心,他决心履行当年母亲的话,将冯素瑾接到威海来照顾。在丁卫国的劝说下,冯素瑾融入了他的家庭生活,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妈妈”,也在威海这座城市找到了家庭的归宿。
这对“半路母子”的情谊,在日常的相处中愈发深厚。丁卫国谈及冯素瑾对自己的关爱:“我妈没有亲生子女,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我。她做饭手艺极佳,前几年身体好时还常下厨为我做菜。她也很‘新潮’,学会了网购,我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在网上买的。”
冯素瑾旧照
丁卫国则给予冯素瑾细致的照料与陪伴:因病住院时,丁卫国日夜守候在病床边,无微不至地照料;他放心不下冯素瑾,值夜班时也带着她一起去。走进丁卫国的家,处处都能感受到他对冯素瑾的深情厚意。客厅中,特设的“专座”沙发上铺满了柔软的垫子,下面还巧妙地用砖头垫高,以便冯素瑾起坐时更加舒适自如。家中配备了按摩器、医疗床、进口乳胶床垫、吸氧机等一应俱全的医疗设备,足见丁卫国对冯素瑾健康的悉心关注。为了方便晚间照顾,丁卫国更是毅然决然地搬进了冯素瑾的房间与她同住,以便随时响应她的需求。
除了物质上的照顾,丁卫国同样注重给予冯素瑾精神上的陪伴与慰藉:“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们给老人能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其实都差不多。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能让老人心情更好,也是尽量带着老人出去,带她去过广州、济南,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老人心情好了,身体也更健康了。”冯素瑾也感慨地说:“他也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也是像对自己的老人一样。”丁卫国说:“我爷爷和我父母从来就没有分家,长辈们身体力行,家风传承注重孝道。都说‘百善孝为先’,孝顺更是承担起了一份责任。”丁卫国的妻女也全力支持他对老人的赡养和照顾,把老人当成一家人。他的女儿亲切地喊冯素瑾“奶奶”,经常回家看望她。
为了更好地照顾冯素瑾,丁卫国聘请了家政鞠兆月到家中帮忙。自去年5月起,工作日的早上,丁卫国都会做好早饭安顿好老人,六点半出门上班。鞠兆月则肩负起对老人的照料与陪伴,直到晚上六点半才与下班的丁卫国“交班”。晚上,丁卫国会陪着妈妈吃过晚饭,帮忙洗漱、揉腿按摩、修剪指甲等。鞠兆月照顾冯素瑾大半年后,才得知丁卫国还有一位已经去世的母亲,她疑惑地询问丁卫国前因后果,得知真相后十分动容:“他照顾老人,从吃穿用度到陪伴,无一不细致,就是亲生的母子,也难有做到这样的地步的。”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传统孝道美德的现代演绎,更是对人间大爱的生动诠释;不仅有关于收养与赡养,更是一段跨越血缘界限的亲情佳话,在威海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中缓缓铺展。在这座“好人之城”,善良与爱心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15065122353
爱国是一个人终生追随的信仰,它有血有肉有灵魂,富有生命力、迸发战斗力。画说千里海疆,追寻爱国印记,汲取奋进力量。[详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封家书,它穿越了时空的尘埃,静静地躺在岁月的角落,讲述着一位伟大科学家对女儿无尽的柔情与对国家深沉的爱。[详细]
威海红,一抹色彩贯古今,家国情怀熠熠生辉,引领这座城市不断前行。我若执笔为它作一幅时代画卷,那一定满溢着炽热而深邃的中国红。[详细]
9月27日,2024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在环翠区半月湾铁人三项专用赛场激情开启。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3名运动员在山海林泉间展开一场速度与耐力的“铁人”较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