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血管外科   2015-10-12 09:46:00   作者:血管外科

全国首家双术结合治疗马凡综合征

    近日,烟台毓璜顶血管外科将经典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方法——Crowford法和DeBakey法完美结合,成功为一名患有马凡综合征、腹主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该术尚属全国首例。

  54岁的王女士患有遗传性的马凡综合征,近3年因“胸主动脉夹层”和“升主动脉夹层”先后两次于福建协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今年王女士再次出现腹主动脉瘤,求诊于到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治疗,辗转多地,慕名来到烟台毓璜顶毓璜顶医院,就诊于血管外科。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杨牟介绍,马凡综合征又被成为“巨人杀手”,是一种结缔组织缺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危害是累及心血管系统,常并发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危及生命。美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和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朱刚均是因马凡综合征猝死。

  “虽然患者才54岁,但近几年先后经历两次大手术,心脏功能差,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且因疾病原因,左侧肾脏功能也近乎完全丧失。入院后经主动脉血管增强CT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长约25厘米、宽15厘米,累及到腹腔所有动脉,更为复杂的是动脉瘤合并了动脉夹层,使得动脉血管的弹性及任性非常差。”杨主任说,

  杨主任表示,“手术治疗是该患者生存的唯一希望,但该手术创伤巨大,操作复杂,需开胸、开腹,并将脾脏、胃肠、胰腺及左侧肾脏完全‘掀起’显露腹主动脉瘤,还需将肝胆胰脾、双肾、胃肠等脏器的动脉进行‘重建’,手术风险可想而知。”

  手术前,烟台毓璜顶医院先后两次进行全院范围的多学科会诊,对围手术期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进行评估和保护。杨主任带领大家反复讨论、模拟手术过程,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并请麻醉科、手术室的骨干人员共同制定术中应急预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杨主任及其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历时10个小时的手术。术中,杨主任根据患者病变的特点,创新性地将经典的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方法——Crowford法和DeBakey法完美结合,运用娴熟的血管吻合技术,植入60厘米左右的人工血管,并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腹腔内所有动脉的重建。术中,患者实际失血量不到400ml

  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和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患者先后度过了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衰竭、感染等重重危险,顺利康复,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我们救治的这位患者,在巨大腹主动脉瘤的基础上合并腹主动脉夹层,非常罕见。正是手术当中根据患者动脉瘤的结构特点,采用创新性的血管吻合方式,才使得患者平稳度过手术难关。经我们查阅文献,国内国际尚无相同手术的报道。”杨主任说。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手术诊疗无死角”

  近年来,全身动脉硬化及周围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应对这种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治疗,1999年,烟台毓璜顶医院组建了血管外科。15年来,在主任杨牟的带领下,科室床位由4张扩到32张,医护人员由1名增至22名,年手术量1000台以上,技术项目涵盖了血管外科的全部领域,实现了血管外科专业的全方位“无死角”治疗。

  血管外科疾病“通吃”,诊疗无死角

  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并且病情复杂。因此,要求血管外科医生有更精的专业技能,更高的职业素养。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杨牟,就是这样一名业内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

   今年的除夕夜,杨主任正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电话铃响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患者因为春节期间吃的太有“营养”,再加上活动量少,引起了静脉血栓形成,病情继续进展可间接导致动脉血流不畅,甚至截肢可能。电话中,值班护士告诉杨牟,患者腿肿得跟水桶一样粗,已影响动脉供血,如果不及时抢救随时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

  电话就是命令,抢救刻不容缓!早就习惯了在休息日加班的他,毫不犹豫地放下了饺子,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和同事们一起展开全力抢救。手术两个小时之后,患者的肿胀消失了,患病的脚和对侧基本一样粗了。“太感谢你了,杨主任,帮我父亲捡回了一条命。”患者女儿拉着杨牟主任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现代血管外科诊疗范围非常广,除了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以外,都属于血管外科治疗的范围。血管外科的诊疗疾病主要包括三大类:动脉瘤、动脉硬化、动脉栓塞、动脉炎等动脉疾病;静脉血栓、静脉曲张,静脉瘤等静脉病症;淋巴管阻塞、回流不畅,淋巴漏等淋巴疾病。如今,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开展的手术项目,涵盖了上述三大类的所有疾病,做到了疾病诊疗没有死角。

  精湛医术辐射周边,会诊成“家常便饭”

  由于医术精湛,不少周边地区的医院经常邀请杨牟主任去外地会诊。

  日前,荣成一位患者的腹腔动脉瘤破了。手术台上,医生按住出血部位一动也不敢动,因为找不到出血点,没有办法为患者进行手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抢救室空气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几位医生商量一番,决定赶紧请烟台毓璜顶医院的杨牟主任过来“救台”。杨主任接到电话之后,马上开车赶赴招远。

  两小时之后,杨主任急如星火地到手术台上一看,患者已经出了2000ml血,生命危在旦夕,所有医生都在台上等候。“来,你慢慢把手松开,先松食指、小指、再松无名指……”杨牟说。终于,在松无名指的时候,他发现一个花生豆大小的瘤子伤口,“原来是脾脏动脉瘤破了。把瘤子切掉,用针缝起来。”在杨牟的指导下,当地医生成功救治了患者。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血管外科手术的每一次缝针,每一剪刀都面临着生死考验,杨牟从不懈怠,每次总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为了让更多的血管外科患者得到救治,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从2003年开始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对周边及全省范围内的基层医生进行血管外科的知识培训。项目连续开展12年,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血管外科的专业技术水平,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在周边医院的影响力也大大提高。

  科室从小到大,辛苦付出不怕苦

  1999年血管外科创建至今,15年的时间里,烟台毓璜顶医院的血管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床位已经从4张扩到32张,医护人员从杨牟自己1个人增至医生10名,护士12名,年手术达到1000例,技术项目涵盖了血管外科的全部领域,在山东省综合医院同类科室中名列前茅。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杨主任还带领科室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理论创新,15年笔耕不辍,科研创新硕果累累。他领军的血管外科先后出版了专业著作两部,第三本著作也即将出版。同时,发表专业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

   成功的背后,是辛劳和奉献,是爱心和智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血管外科的每台手术都需要在X光下进行,因此,每次手术医生都要穿上10多公斤的铅衣。即便如此,医生身体依然避免不了遭受辐射的伤害。尤其对于从事血管外科工作15年的杨牟来说,这种伤害已经显而易见,43岁时,他就已经花眼,而且白细胞比正常人低很多,困扰他的还有让人心烦意乱的常年口腔溃疡。然而,在他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能为病患解除痛苦,就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最大幸福。

  目前,在杨牟的带领下,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正在为创建模范病区而努力。杨牟主任要求科室所有医护人员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工作期间手机保持静音;患者有疑问站在门口,要迎上去主动询问;建立“医护一体化诊疗,病人个性化分析”的交班模式……更重要的是,在血管外科,医生还要为每个手术病人做个性化图谱。“这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也可以使医生对自己的专业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实现了从理论提升到实践提高再到理论提升的一个过程。”杨牟说。

  专家简介:

  牟,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烟台分会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烟台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主任委员。

  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科研课题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获“烟台市学科(技术)带头人”、“烟台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荣立“烟台市卫生系统三等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