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在坚守中升华 以匠人之心为民服务——乳山市人民法院滨海新区法庭副庭长、二级法官 孙文星

2021-09-13 17:10:1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着眼巩固全市法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学典型、促发展”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威海中院面向全市法院组织开展“十佳法官”“十佳法官助理”“十佳书记员”候选人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在审判执行等各岗位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警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推动全市法院赶超突破、争先进位,向着“整体工作迈进第一方阵,争当走在全省前列排头兵”目标不断迈进!今天,请看第10期——初心在坚守中升华以匠人之心为民服务,乳山市人民法院滨海新区法庭副庭长、二级法官 孙文星。

  孙文星,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乳山市人民法院先后在冯家法庭、民事审判二庭、滨海新区法庭、刑事审判庭工作,现任乳山市人民法院滨海新区法庭副庭长,主持工作。连续六年被评为院“办案能手”,先后被评为“威海市2016年度政法人物(提名奖)”、“乳山市第11届十大优秀青年”、2017年荣立“个人二等功”。

  以“怀民之心”躬身谋幸福。法庭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扎根基层就得跟群众打成一片。2015年,孙文星刚到滨海新区法庭工作时,有两个难题困扰了他好久:一是不熟悉胶东方言,在与群众交流时,有时听不太懂,感觉自己像个外人似的,无形中与群众有了距离感。二是“毛头小伙”的外在形象,也让群众对他缺少了信任感,就好比到医院看病,都愿意找长得看似“老成”的医生一样。如何尽快熟悉方言,并且把书本上的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法理说到群众心坎里去,这对于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慢慢地,他找到了门道,改变坐堂问案的方法,带着案子到群众家里去,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讲老理,顺便也了解风土民情,熟悉乡村俚语。庭审中,他也尽量少用“诉讼、回避、法律关系、举证责任”等百姓听不懂、不明白的词语,而代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让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当地方言,一口带着乳山腔的普通话更是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距离近了,沟通自然也顺畅起来,化解起矛盾纠纷来更是得心应手。他坚信: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是信任。

  以“怀公之心”铁肩担正义。一心为公正,袒胸盈正气。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同样也会面对人情世故的困扰,特别是在基层,社会关系、人情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托人说情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孙文星始终把“公生明、廉生威”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写在他收案本封面上,也刻在了他的心头上,时刻警醒自己要公正执法、依法办案。这些年,他没有办过“关系案”,但始终把关系老百姓的每件“小案”都当成“大案”来办;他没有办过“人情案”,但办案时带着人情味,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他更没有办过“金钱案”,因为他始终坚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以“怀真之心”虔诚尊法理。在农村,老百姓的法治意识相对薄弱,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益的人不多,法庭自然就成了普法的“前沿阵地”。孙文星多次走进社区、企业、乡镇政府开展法律宣讲,结合老百姓关心的土地承包、农民工维权、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问题,选取典型案件,以点带面,以案说法。同时依托已建立的3个乡镇、2个行业、1个社区微信群,借助乡镇换届选举动员会、社区读书活动日、行业交流会的契机,他将“线上宣讲”与“线下普法”相结合,双管齐下,全领域、多方位的开展以案释法、以案释纪活动,了解群众和企业需求,对制约乡镇、社区、企业发展的法律难点问题进行调研、问诊,及时给予法律层面上的指导意见,服务区域政治、经济发展。

  以“怀理之心”铺就专业路。孙文星还任滨海新区法庭党支部书记,针对党建品牌效应发挥不够问题,他坚持将基层党建品牌与诉调对接、诉源治理、法制宣传相结合,打造“互联网+N”特色法庭建设,将党建成果转化运用到司法工作中。针对滨海新区管委及乡镇党委政府关注的房地产及物业服务健康发展工作,依托互联网沟通便捷高效的机能,他建立由18家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的“物业服务企业诉源治理微信群”、256家备案中介企业参与的“房屋中介诉源治理微信群”、8个社区83名网格员、指导员参与的“社区诉源治理微信群”,以线上宣讲法律、解答纠纷的方式指导远程调解,规范经营管理活动,合力擦亮红色物业、红色社区的银滩品牌,共同助力“诉源治理,乡村振兴”工作,为创建“无讼乡村”、“无讼社区”精准发力。

  十年来,他从一个青涩的法学毕业生蜕变为一名敢于担当的法官,除了对生命、生活多了一份领悟外,更多的是对初心的坚守与升华,常怀“四心”为民服务,坚守正义勤耕不辍,做人民群众信赖的好法官。

初审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