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中院发布2018年以来涉企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白皮书

2021-10-13 13:55:30 来源: 威海法院 作者:

  10月12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中院副院长侯进荣、民四庭庭长邓锐,介绍威海市企业涉诉案件审判工作有关情况。

  为进一步精准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威海法院在连续多年专项分析企业涉诉情况的基础上,对2018-2021年上半年全市企业涉诉案件审判工作进行专项分析,形成了涉企纠纷白皮书,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

  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威海两级法院共受理涉企纠纷案件57731件,标的额5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4%和89.4%,增速明显。涉及企业17691家,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物业四个领域,案件标的额持续增长,亿元以上的大标的案件不断涌现。从办案质效上看,涉案诉讼案件办案指标持续优化,简易小额程序适用率不断提高,平均办案天数仅55天,较同期减少77天,缩减比例达58.3%。

  全面保护,营造公开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疫情防控。去年以来,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企业平稳健康发展8条意见,依法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引导各方共担风险、共克时艰。制定涉疫情民商事案件裁判指引,对受疫情影响的案件当天立案、快速审理、专案执行。优化“执行合同”指标。制定减时、降费、优化司法程序21条措施,采取网上询价、网上拍卖等节约费用,为危困企业缓减免诉讼费。对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实现“一键秒批”立案。优化“办理破产”指标。成立专门破产审判庭,推动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设立破产案件援助基金,建立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盘活存量资产,释放土地资源。

  依法保护,多举措化解重点涉企纠纷

  保护企业自主经营。准确适用公司法,审理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股东资格确认、公司证照返还等内部治理纠纷,促进公司治理规范化,避免形成公司僵局。审理股权转让、盈余分配等案件,优化投资环境,保障企业投资者合法权益。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切实解决权利人受偿低的问题,促进形成促进科技创新,鼓励科技进步的法治环境。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立了全省首家金融案件集中管辖审判庭,对威海市区范围内金融借款、信用卡等金融纠纷案件实行集中管辖,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靠前保护,引导企业家知法守法、诚信经营

  坚持诉源治理。连续两年对企业涉诉情况进行专题分析,针对集中多发案件提出预防化解纠纷的意见建议并上门反馈,帮助企业规范经营、降低风险。坚持主动送法。“一把手”带头进企普法,召开金融保险企业涉诉纠纷座谈会、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延伸和拓展服务渠道,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全方位普法。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典型案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言而有信”“有约必践”的契约精神深入民心。坚持打击失信。通过出具处罚决定书、限制高消费、移送刑事立案等方式,严厉打击虚假诉讼、恶意逃废债等扰乱市场秩序的失信行为,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智慧保护,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诉讼体验

  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形成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办理“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采用网上立案、电子送达,让“指尖上服务、屏幕前解纷”成为常态。创新庭审模式。通过远程在线庭审,切实兑现“让电子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利民承诺;引入语音识别技术,自动生成庭审笔录,缩短庭审时间30%以上。推动司法公开。依托“法官一体化工作平台”“华夏电子卷宗”“掌上法院”APP及相关小程序,建立海量案件数据库,确保法官办案全程留痕,不断提升司法公开和诉讼便捷化水平。

  下一步,威海法院将继续以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宗旨,加强对涉企纠纷案件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探索当前背景下新类型涉企纠纷的解决路径,不断强化诉源治理,推动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石,为威海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此外该白皮书针对企业关心的问题也作出了相应解答。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正在提问

  如何减少生产经营风险。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细胞,在现代市场经济里充当着微观主体的作用。企业诉讼风险存在于企业发展经营的全过程,应高度重视风险防控。

  首先企业自身应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人事、印章、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制度;树立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理念,重合同、守承诺,避免违反合同约定引发纠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合同签订、履行和提供担保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在合同签订前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对履约能力、违约损失及履行时限等,要有基本的判断和预期;规范经营行为,对外交易或交易条件发生变化时都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对于合同履行方式、质量验收标准、付款方式等关键性问题,要约定明确、具体、详细,同时明确诉讼文书送达地址。

  企业家该如何避免陷入债务危机。足额、及时出资,依法转让股权,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抽逃出资、减少出资;重视公司章程的制定和执行,不能照搬照抄模板,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细化表决比例、利益分配机制、高管权责等,搭建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严格区分公司财产,不得将个人、家庭、关联企业的财产与企业混同;保障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益,防范股东内部矛盾。

  同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忠实、勤勉履职,不得违反公司章程对外担保、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不得违反竞业禁止规定,损害公司利益。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推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企业财务制度、档案制度、证照使用制度的完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壮大。尽量聘用专业的管理人才,推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政府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在企业预防和化解多元化纠纷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就是要通过会聚全社会更多力量,为矛盾纠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及用工行为的监管指导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提前查处,切实增强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意识。同时,建议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吸纳资深法律、金融、建筑、知识产权等行业专业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与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涉企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合力,从保护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身边事例和法院典型案例等明理释法,促进纠纷源头化解。

初审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