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习大大看山东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视察,时
-
青烟威荣城铁沿线采风
日前,大众网联合齐鲁晚报组成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沿线媒
-
《人民公敌》12月亮相威海
12月19日,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的易卜生名作《人民公
以色列公司研发新技术 30秒可将手机充满电
来源:重庆晚报 编辑: 2014-11-26 08:31:00
30秒手机充满电
手机充满电
3分钟电动车充满电
这不是做梦,靠纳米点技术就可以
■除署名外 由重庆晚报见习编辑 董煜坤 译
智
能机的普及带来一个全新时代的同时,用户关于待机问题的诟病从未停止,如果出远门忘带移动电源,只能到处找地方充电了。
据路透社报道,一家名为StoreDot的以色列公司日前宣布,依靠纳米点技术,该公司已研发出能在数十秒内为手机充满电、数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满电的电池技术。这个技术进步将改变全球最具活力的两大消费产业。
StoreDot的极速充电依托有机纳米晶体材料的纳米点技术。纳米点改变了电池发挥作用的方式,具有超强储存能力的同时能够大幅提升充电速度。这种材料制造的电池就像超高密度的海绵,能够更快地吸收并锁住大量电量。然而,该材料真正运用到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上,
还要解决两大问题。
(StoreDot的充电器原型。从图片可以看出,将电量仅剩27%的手机充到电池满格仅需约30秒。)
纳米点小于1微米
纳米: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是10-9米,也是10-6毫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单个细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显微镜测直径大约是5微米。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纳米。
纳米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理查德·博德曼博士曾表示,纳米点是一个磁性样品,其物理尺寸小于1微米(1微米即10-6米),在几何学上是一个很小的单位。纳米点阵列非常适用于晶格介质,纳米点形状和运转方式的一致性提升了其适用领域的稳定性。
纳米点被应用于多种涉及纳米级结构的技术领域,它利用量子点(量子点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纳米晶体,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的性质在极小范围的磁场和电场进行局部集中,例如高密度信息存储、能量存储以及发光设备。
缩小体积
目前充电器体积太大
提高电力循环
最终支持三年使用期
目前,这款充电器原型的体积接近PC充电器,无法用于智能手机。该公司计划,将于2016年完成电池的小型化工作,推出能够适应手机需要的新型纤薄电池,并实现在30秒内充入供智能手机使用一天的电力。
需要注意的是,纳米点技术实际应用于手机电池而非充电器。StoreDot表示,纳米点技术能够让电池以极快速度被充满的同时保持与传统锂电池相近的放电速度,使用纳米点电池代替锂电池的同时自然需要相应的充电器。
该公司的投资方包括俄罗斯富豪、切尔西足球队的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公司已在两轮融资中获得了48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中包括一家领先的手机厂商。StoreDot创始人及CEO多罗恩·米尔斯多夫拒绝透露这家手机厂商的名称,仅表示该公司来自亚洲。
提高电力循环
最终支持三年使用期
今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有望达到17.5亿,对于StoreDot来说这是个重大的机遇。不过一些专家表示,StoreDot需要对这项技术进行更多完善,才能终获成功。
“我们生活在一个电量饥渴的世界里,人们总在寻找电源插座。StoreDot真正具备解决这个大问题的潜力。”曾参与对全球手机行业进行评估的分析人士扎克·威斯菲尔德表示。
“在电池体积和电力循环方面,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假如解决了这些问题,将是非常大的突破。”他表示。电力循环指的是电池在寿命周期内能够充电的次数。
StoreDot表示,未来快速充电手机的售价将比普通手机高出100至150美元(约613~920元人民币),最终版本电池将能够支持1500次的充放电循环,足以支持三年的使用。
米尔斯多夫还希望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电动汽车上,在二三分钟内充满电动汽车电量。
纳米点这样改变生活
硬币大小芯片
装下图书馆
日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先进材料和智能结构中心研制成功的7纳米磁性镍纳米点,瞄准存储密度500倍的提高,达到每平方英寸10万亿位。
在这种密度下,硬币大小的芯片能达到5兆兆位,能把美国国会的整个图书馆都装在“一个口袋里。”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是美国的四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目前,该图书馆以1亿2800万册的馆藏量成为图书馆历史上的巨无霸,图书馆书架的总长超过800公里。
提高太阳能
转化效率
去年,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比纸还薄几千倍的光吸收剂。这种纳米大小的结构可以几乎100%吸收特定波长可见光。
为制造这种光吸收剂,要用万亿级的圆的金纳米点包裹超薄的晶片。每英寸晶片包含5200亿纳米点。晶片顶端还有一层薄膜。薄膜的厚度决定吸收剂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在试验阶段,这个原型可以吸收99%由600纳米的波长产生的光。以前同等效率的光吸收剂的厚度至少是这个的三倍。
该研究小组认为这种光吸收剂将可以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纳米吸光剂有望打破太阳能能量转化率瓶颈。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