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程永生
12月14日上午9:00,威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侯文金,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毕春光,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鞠立民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威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追求,也是全民小康的基本要素。“十三五”时期,威海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康城市建设、深化医改、公共卫生、基层卫生、人口老龄、中医药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项规划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威海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示范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国家城市医联体试点城市收进囊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奖励。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81.1岁提高到2019年的81.4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6年的17.1/10万、4.1‰和5.07‰降至5.44/10万、2.45‰、3.32‰,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着力强化社会管控、社区排查和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反弹、全力救治患者。科学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等应急方案和工作流程。先后派出三批共计24人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检验医师2人支援新疆,5支核酸采样队共计50人支援青岛,接收完成青岛19万人份核酸样本检测任务,为支援全国疫情防控做出威海贡献。目前全市日最大核酸检测样本数达到4.7万人份,采取混管方式检测日最大检测能力可扩增至47万人份,对各类应检和愿检人员做到日采日检。全面推广普及健康通行码,累计发放电子健康码286万张,威海市在全省公布的健康通行码使用情况动态排名中始终位居前两位。进一步改进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行动,构建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市卫生健康委在内的全市卫生健康系统8个集体受到省委表彰,33人获得省级表彰,3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健康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2016年以市委1号文件印发《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意见》,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19年获评2018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山东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城市;2020年成立以市政府副市长为主任的健康中国行动威海推进委员会,以市政府1号文件印发《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威海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15个专项行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累计创建健康细胞近200个,打造形成了10分钟健身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7个,省级卫生乡镇37个,省级卫生村1163个,荣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即将实现全覆盖。组建由300余名专家组成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推荐近70名知名专家入选省级专家库,实现省级健康促进区(市)创建县级全覆盖,威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9%。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威海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医改举措。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三家市级三甲医院组建三处医疗保健集团,在全省率先以“六统一”集团管理为框架,统筹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紧密协同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共享和网格化管理直通镇村的医疗服务模式。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威海市中医院被遴选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国家试点。建立起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建立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市、县、乡、村“三级四层”的监督执法体系全覆盖,监督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实施“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三年行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威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实现市内临床机构检验结果“一单通”,全市三甲综合医院实现检验结果和京津冀鲁互认,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制定优化流程改善服务任务清单,落实十二项重点工作措施,不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实施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攀登计划”,全面提升肿瘤、创伤、儿童、胸痛、卒中等疾病救治能力。扩大日间手术试点范围,总数达到7处医院、33个病种。将临床重点专科、精品特色专科纳入市委市政府英才计划支持范围,共评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6个,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10个。建成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2处、国家级胸痛中心6处。出台威海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健全无偿献血激励关爱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无偿献血者及其用血费用“一站式”减免,连续7届14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截至2019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386个,实有床位数19843张,在岗人员30552人。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0张,比2015年底增加0.68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达到3.51人和3.92人,分别比2015年底增加0.95人和0.82人;各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15年底的1208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底的1914万人次,医疗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装备项目,各区市疾控中心A、B两类设备均达到配备标准,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全市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艾滋病保持低流行水平,肺结核病发病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疟疾达到国家消除标准。新发尘肺病病例逐年减少,地方病达到国家控制或消除标准。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在册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加强慢病防治,实施“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国家、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全覆盖。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会同市委组织部等出台《威海市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着力破解基层卫生人才招人难、留人难、成才难等问题。评选“威海基层名医”27名,选派镇卫生院“业务院长”两批22人。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7处,实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环翠区、荣成市、乳山市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全面推开社区医院建设,环翠区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为全省首批试点机构。稳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开展2.0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启动市县镇村四级医疗专家基层巡诊活动并建立常态化机制,目前市级已对全市2431个村完成两轮以上的全覆盖巡诊,累计巡诊5153村次,服务群众超过15万人次。威海市家庭医生工作经验在2020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荣成市“三级联动、个性化签约、一体化管理”的H型高血压和脑卒中防控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文登区“引才引智到基层 进村入户送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乡的探索与实践入选首批18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有效保障
启动实施威海市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推进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各7处。强化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十三五期间,全市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免费“两癌”筛查54.8万人,确诊患者都得到及时有效干预治疗。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实施免费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以上,产前筛查率达99%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积极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向农村计生家庭奖扶对象和计生特别扶助对象发放扶助金13.6亿元。
威海市着力加强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积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把推进医养结合作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举措,2016年获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已拥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150余处,开放养老床位3.5万张,其中医养结合床位1.4万张,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5处、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镇街8处。持续优化老年人优待政策,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高龄津贴、长寿补贴8000多万元。
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精准实施贫困患者分类救治,全面落实“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惠民便民措施,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贫困大病患者实现动态清零,贫困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实行免费救治,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要求。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累计诊治贫困患者12.1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227.1万元,贫困患者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比例控制在9.8%。市卫生健康委扶贫工作连续3年被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为“好”等次。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市县实现中医医院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国医堂全覆盖,二级以上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实现中医药科室全覆盖。创新中医病种支付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遴选中医优势病种50个,其中16个病种纳入医保定额结算范围;创新中医住院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将针灸类36个病种纳入“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创新中药饮片配送模式,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县域中药饮片集中配送中心,实现了县域内全覆盖;创新基层中医发展理念,坚持“基层强中医、中医强基层”,在全市基层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建设中医健康小镇。“十三五”时期,创建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1个,建立省级专科专病诊疗中心1个,建成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6个,培养国家级中医药优秀人才5名、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人93名。
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
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党建工作与卫生健康业务工作高度融合,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贯彻《加强全省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公立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公立医院党委职责,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建立完善“双培养”机制,十三五期间共发展党员298名,评选首席专家、知名医师、卫生骨干人才、基层名医、基层名中医176人,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有医学博士82人,硕士1861人。今年疫情期间,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77人,其中“火线入党”人员14名。
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成效
看病就在家门口。威海市实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全覆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标准化,县域就诊率平均达到90%以上。荣成市人民医院、乳山市人民医院列入全国300家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名单,荣成市成山中心卫生院等6家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已联网全市所有医疗机构,覆盖所有县(市、区)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难重症不用愁。不断强化院前急救能力,全市共有120救护车91辆,实现了每3万人配备1辆救护车;其中负压救护车12辆,能够满足新冠肺炎患者转运需要。不断强化重点疾病救治能力,开展胸痛、卒中、肿瘤、创伤等“六大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心脑血管急症“一小时急救圈”,构建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建立防治康复全链条、立体化医疗服务体系。建成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2处、国家级胸痛中心6处(含基层),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完成胸痛中心建设,100%的区市已建成卒中中心,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医疗质量更放心。强化质控体系建设,确定36个市级质控中心,目前市级医疗质量重点控制项目(病种)105个,各质控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质控培训、检查、质控指标评价等工作,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威海市三甲综合医院检验结果实现了京、津、冀、鲁四省市互认。
医疗服务更贴心。制定出台了卫生健康系统优化流程改善服务任务清单,让信息多跑腿,让患者少走路,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的“三个一”服务模式。通过开展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多学科会诊、检查结果一单通、移动支付等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行风建设更用心。以解决漠视群众利益问题、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十二项重点工作措施,进一步理顺系统内行业作风、信访、投诉工作职责和协调机制,向社会公布了全市33所二级以上医院的投诉举报电话,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每月组织一次加强行风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考核通报,对满意度连续较低的单位进行约谈,委托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已完成8轮测评,累计回访2.36万名群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效
夯实基层服务体系。实施了基层机构三年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室引领提升工程,基层服务网底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威海市共有镇卫生院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6家,村卫生室1173个,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服务基础。
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将项目作为保民生的重要内容,优先保障项目资金,人均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40元增长到2020年的74元。总体上实现了“三促进、一缩小”。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服务覆盖人数从2016年的15.72万人增长到2019年28.34万人,高血压健康管理覆盖人数由12.32万人提高到22.47万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覆盖人数由4.36万人提高到8.01万人。
推进服务模式转变。强化居民健康档案务实应用,4个市区全部实现向居民开放。2个区市实现公共卫生随访和体检数据的自动采集、上传和分析,服务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缩小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农村居民项目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满意度逐年提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程永生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当大家尽情享受轻松愉悦的闲暇时光时,环翠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医”然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用爱与责任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就是羊亭中心卫生院院[详细]
12月14日上午9:00,威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侯文金,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毕春光,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鞠立民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威海[详细]
说起在中医院取中药,许多人想到的是高高的药柜和数不清的抽屉以及抓药医师忙碌的身影。而今,在威海市中医院,随着信亨全自动抓药机的引进,大大减轻了抓药医师的抓药强度,曾经传统的中药房已经改头换面,大踏步迈入了智能化时代。[详细]
创新永无止境,威海市中医院耳鼻喉眩晕科护理组注重学习,对中医传统疗法不断创新,发挥中医特色缓解患者不适症状的独特优势,赢得患者好评。针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耳鼻喉眩晕科护理组与科室医生一起研究了一项新方法,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详细]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威海市中医院妇产科护理组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温暖别人双手的奉献者。多年来,威海市中医院妇产科护理组从点滴细节传递着温暖,彰显着白衣天使的魅力。[详细]
有一种关怀是无私的,有一种奉献是平凡的,作为医院默默奉献的护理群体,威海市中医院内科内分泌科护理组,用真心、诚心、细心、爱心,在专业护理岗位上践行着白衣天使的承诺,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