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反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2022-05-27 13:45:01 来源: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作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我国胃食管反流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它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利,部分患者需要反复就诊,那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近日,记者邀请到了威海市立第三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的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或口腔、肺所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反酸和烧心,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出现食管外表现,如哮喘、慢性咳嗽、特发性肺纤维化、声嘶、咽喉炎和牙蚀症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现

  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烧心是指胸骨后烧灼感,可以向上反射至颈部。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者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反流与烧心常发生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少数患者也可在夜间睡眠时突发,弯腰或腹内压增高时症状可加重。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胸痛、上腹烧灼感、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等。

  哪些人容易患病?

  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增加、过度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胆碱能药物、体力劳动、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及有家族史等。如抽烟、喝酒、大量饮咖啡、浓茶和巧克力、肥胖、饮食过饱、过度食用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长期便秘、某些药物刺激、精神因素、季节气候因素等都会加重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

  正常:黏膜正常无破损(可能伴有组织学改变);

  A级:黏膜存在1个或以上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的区域,但长径<5mm;

  B级:黏膜存在1个或以上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的区域,长径>5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

  C级:黏膜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现象,但未进展为全周性,融合周径<75%;

  D级:黏膜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且覆盖全周,融合周径≥75%。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病?

  减轻体重。过重和肥胖的人会增加腹压,并使食管下括约肌紧张度降低,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改变睡眠习惯。抬高床头15°-20°,最好左侧卧位。胃的排空时间一般在2~3个小时,所以睡前3个小时不要进食。

  戒烟、限制饮酒。烟酒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减弱食管顺蠕动、减少唾液的分泌。

  避免降低贲门括约肌(LES)压力的食物。浓茶、咖啡、可乐、巧克力等。它们会延缓胃的排空,让食物消化变慢,造成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少食多餐,进食八分饱。尤其汤水要分次喝,一次不宜过多,以减轻胃内压力,减少反流。

  餐后要有半小时适度活动。餐后不要做弯腰动作,否则会压迫胃部引起反流。餐后2小时内别躺下,重力可以帮助防止胃液反流到食管。

  保持心情舒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与精神压力有一定关系,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易得胃食管反流病,因此患者要调节心理平衡,避免压力过大。

初审编辑:丁淑红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