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守护患者心灵之灯,铺平回归社会之路

2024-01-15 16:25:02 来源: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 作者: 张晓宇

  姜浩,心理一科主任医师,担任山东省医师学会精神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精神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姜浩从事的就是精神科。在普通人看来,每天和“精神病”打交道的人,往往也不太正常,很多人都不想干这个科室。一开始,他也有过彷徨和犹豫,但一想到患者的痛苦和他们背后期盼的眼神,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工作中,这一干就是30多年。

  精神障碍患者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会对医护人员有吐口水、辱骂、拳打脚踢等过激行为,也会有自杀等自残行为。每次遇到这些,姜浩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患者会不会因情绪躁动而出现其他意外,影响治疗效果。

  多年来,姜浩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因为对患者进行治疗和保护而受伤。曾经有一次,在为患者进行处置过程中,他的手指骨折了。在用小夹板固定后,他忍着疼痛,回到岗位继续工作。还有几次,因为协助处置冲动患者,造成腰部扭伤,他也没好好休养,继续回到岗位。反复如此,让他的腰伤成了老伤,稍不注意就会复发。

  姜浩说,在精神科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容忍度,很难做好这份工作。“患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理解他们,等他们康复了,肯定就不会有这些行为了。”虽说落下了一身伤痛,但姜浩对患者更多的是理解与包容。

  无论门诊还是住院的患者和家属,姜浩都会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他们,既方便他们咨询,也便于自己了解他们的病情。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来电必接。因为精神障碍患者大都多疑,如果不接电话,可能导致他们更加焦虑,加重病情。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晚上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精神障碍患者反复性大,也不会顾忌时间,随时都有可能打电话。为患者病情着想,无论午夜还是凌晨,所有来电他都会耐心接听,为他们答疑解惑。

  服务态度好,医术高,让姜浩赢得了患者的认可。为表达感谢,许多患者和家属会给他送红包、锦旗,他都婉拒了。他总说:“留着钱看病吧,病好了,家人团圆,比什么都好。”

  精神疾病难治愈、易复发,需要社会的宽待与关爱,但人们普遍对精神疾病了解有限,就连很多家属对该病的护理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为唤起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姜浩化身宣传员,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课件并积极宣传。

  在医院,他组织患者家属进行宣教,讲解照料精神障碍患者的注意事项,普及精神疾病康复知识,让他们可以更科学地照顾患者,帮助患者更快回归家庭。为医院职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他们疏导压力,缓解焦虑,同时也给他们普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倡导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在基层,他进入各卫生院,指导基层医生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使基层医生提高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度,为他们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他还去到广场、集市等地,利用义诊等形式,开展健康咨询、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呼吁群众关注心理健康,共同关注精神障碍患者,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为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姜浩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和国内学术会议,并于2018年纳入威海市医疗机构重点专科人才培养“122工程”学科带头人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学习。他将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带来最前沿的诊疗技术。

  作为科室带头人,他带领科室不断发展。他提出以治疗急、重性精神病的专科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轻症患者的临床评估与治疗体系,注重心理服务能力的培养。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进行课题总结。

  他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被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员会、威海市文登区政府授予嘉奖奖励。曾荣获威海市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于2018年参与科研项目《心率变异性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于2020年被威海市文登区科学技术局通过验收。

  他所带领团队于2018年荣获文登区“优秀医师团队”称号,2021年被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威海市医疗卫生先进团队”。

  回顾在精神科工作的30年,姜浩感触最深的就是治疗观念的改变。以前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只要患者安静不闹,就被认为是好了,可以出院。然而,现今的治疗观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控制症状,更注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使他们能够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回归社会。当他们不再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才真正展现出其深远的意义。

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