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扔对了能赚钱!环翠区“软硬兼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2022-08-26 17:25: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环翠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推出了定时投放、撤桶并点、分类标准房建设等一系列新举措,切实让垃圾分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8月24日,记者走进竹岛街道渔港路社区,看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在城市社区内落地生根。

  上午7时,竹岛街道渔港路社区居民张秀勤来到楼下的垃圾房,刷卡后柜门“吱”地一声打开,她便将厨余垃圾投放其中。“以前垃圾桶在外摆放经常会有异味,我们这片根本就不敢开窗户,有了这个垃圾房,再也没有这种困扰了。”张秀勤说。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硬件“先行”。环翠区结合渔港路社区面积大、小区多、商户多、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确定垃圾分类采取“基本分类+智能分类”相结合模式。“我们结合居民需求,推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累计撤桶并点3处,建设分类房2处,实现分类垃圾精准投放、集中管理。”环翠区环卫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智能分类方面,社区设立智能垃圾投放点3处,融入居民200米生活圈,通过垃圾分类“生”钱,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以前有回收垃圾,还要跑到回收站或等专人来收购。现在我们下去扔垃圾时,就可以直接回收了。”张秀勤说,自己已通过智能回收箱变卖了400多元的可回收物。

  做好垃圾分类,还需群众踊跃参与。渔港路社区活用“+”理念,统筹垃圾分类元素融合,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连海波是渔港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指导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智能垃圾投放点是一个新事物,好多居民都不会用,我每天守在投放点指导居民如何操作。”连海波说,现在大部分居民都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智能垃圾投放点。

  通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区挖掘了十多名热心居民来当志愿者,针对社区居民、中小学生、沿街店铺等不同群体,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主题宣讲和文明实践教育活动。

  同时,渔港路社区创新打造了“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垃圾分类+红色物业”“垃圾分类+信用积分”模式,发挥居民自治主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带动居民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树立垃圾分类“主人翁”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红色物业为居民提供增值服务,结合智能回收箱投放数据,对每月投放量排名前十名的居民给予物业费打折优惠,并为长期分类合格、投放规范的居民免费赠送上门维修服务。同时,建立垃圾分类行为量化赋分进信用积分体系,打造‘信用礼遇’超市,居民可在超市兑换日常用品,享受健身、养老、公益理发等服务兑换,让居民从心底里认可垃圾分类工作。”渔港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桂华说。

  此外,渔港路社区还将环保理念植入垃圾分类全过程,规划打造立体农场,发动百余名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环保酵素制作技术培训,为辖区爱好种花的居民免费发放厨余垃圾堆肥桶制作环保酵素,打造“源头分类减量、有机蔬菜进家庭、综合利用为民”的“低碳循环圈”,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从而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田常力)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