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景成
前不久,乳山市南黄镇冷家村迎来了一场热闹的婚礼,10桌喜宴在暖心大礼堂丰盛开席,喜主冷瑞光热情地招呼着亲朋好友喝酒吃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用暖心大礼堂承接婚宴,是冷家村以“美德+信用”机制来治理乡村的惠民应用场景之一,村民可凭美德信用积分享受相应的服务或物品。
近年来,冷家村以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工作导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探索美德信用治理模式,创新拓展美德信用应用场景,让村民从“看客”成为“主人”,实现从“被动接受”到“共建共享”的转变,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完善制度机制“聚民心”
每个月月底,冷家村村委广场上的美德信用公开栏都会公示村民参与文明实践、农作物管理等所获得的积分,这是冷家村将美德信用建设融入群众日常,推动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新探索。
如何让美德信用建设更加规范,冷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青林有办法。这位“90后”书记按照“一户一档”的方式,为全体村民建立了美德信用档案,并根据村情制定了一套美德信用积分标准,实施分类量化积分管理。比如为文明实践活动赋分,志愿者为暖心食堂做一次饭获得10个积分,参加村里每月15号的“固定文明实践日”活动获得4个积分。同样的,村民日常参与其他村级事务的情况,也会被赋予相应的美德信用积分。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村民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从而推动美德信用机制在帮助困难群众纾难解困、维护村容村貌、丰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冷家村村民累计参与文明实践活动1500余人次,崇信向善、尚德仁义的良好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
弘扬孝老美德“暖人心”
临近中午,冷家村的暖心食堂里,香喷喷的米饭和土豆炖肉出锅了。“咸淡正好,口味非常不错。”老人一句简单朴素的肯定,让志愿者王艾玲喜笑颜开。
“把好事办好,让大家满意。”是冷家村村两委的共同心愿。打造暖心食堂的过程中,他们将就餐老人的姓名、身体状况、喜好饮食以及医生建议等信息全部张贴在食堂内,便于志愿者在做饭时进行充分考量。暖心食堂运营以来,全村33名79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享用了一餐热饭。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也会每天挨家挨户送到老人家中,让他们能够按时吃上一口“暖心饭”。
此外,村里还专门规划了10亩土地,用于栽种玉米、小麦、花生以及时令蔬菜等各种农作物,专门供给暖心食堂,多余部分则进行对外销售,营收用于反哺食堂运营。三年来,群众为暖心食堂捐款累计7万余元,累计有千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暖心食堂各项支出仅8600元。
拓宽应用场景“筑同心”
如今,冷家村不仅有信用超市、暖心食堂,还集中打造了信用农机、暖心大礼堂、暖心工具房、爱心理发店等应用场景,各类服务或物品全部“明码标分”,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美德信用积分数额进行相应兑换。
走进冷家村暖心工具房,每件工具都登记在册。除了村委会购置的工具外,村民也可将自己的闲置工具放置到工具房供大家使用。暖心工具房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志愿者负责管理,村民借用工具时,志愿者会登记并抵扣美德信用积分。而为工具房提供工具的村民则会获得相应的美德信用积分奖励,工具被借用次数越多,获得的积分就越多。
在爱心理发店里,年满70周岁的村民理发,每人每次只需5个积分便可免费兑换,不仅为村里很多老人提供了方便,也为一些困难老人提供了救助帮扶的途径。
美德信用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最终要落到富民强村上。2023年,冷家村探索将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黑玉米种子免费发给村民,然后以每个0.7元的价格回购,土地耕种过程中鼓励志愿者参与,再以美德信用积分回馈,既降低了合作社的生产成本,又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产业的积极性,最终每亩比种植普通玉米增收1100元。其间还推动了“信用农机”的使用,仅该项就为支部领办合作社盈利4万余元。
一个个美德信用积分实实在在的转化应用,让冷家村村民真正享受到村内各项暖心场景和福利,大家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高涨,并积极践行美德、弘扬诚信。
当前,冷家村正在与周边的母鸡屯村、凤西庄村等村探索建立冷家片区美德信用积分等量同值体系,片区内群众将共享暖心食堂配餐、信用农机、信用超市、暖心澡堂、爱心理发等服务,此举必将为村级治理和民生改善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岳超飞 倪玺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