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景成
2019年7月以来,山东荣成市围绕解决农村孤寡、独居、空巢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短板问题,建立“信用管理+志愿服务+暖心食堂”模式,创新信用激励政策,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打造“暖心食堂”,为农村老人提供“一餐热饭”。目前,全市近半数村已开办“暖心食堂”,既解决了农村居家养老的民生“食”事,还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威信,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村级自治,收到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创新投入方式,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荣成市8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2.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1%,其中只有1150人入住养老院,占比不足4%,96%以上依靠居家养老。这些老人有的因鳏寡孤独或身体残疾,吃饭没有规律,一天甚至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为破解居家养老吃饭难这一困局,荣成市全面推进“暖心食堂”建设,目前已开办运营363家,覆盖全市46%的村居,免费给1.2万名8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提供午餐,解决了他们“一餐热饭”问题。
开办“暖心食堂”,需要场地、设施、食材、人力等多方面投入。为解决资金难题,荣成市创新思路,坚持内部挖潜和外部借力两手抓,用政府很少投入换来了“暖心食堂”持久运转。
一是争取扶持资金。以一个“暖心食堂”服务20名老人计算,食材采购按“两素一荤一汤”标准,每人每天约需6.5元;服务人员按每天3人计算,约需支付报酬180元;再加上各类厨房用品支出以及食堂装修,一年下来运营成本大约9万元,这对经济薄弱村来说是一笔不小开支。荣成市开办暖心食堂的原则是,不增加村居额外负担,因此,着重做好借力发展文章,将食堂建设与开办农村幸福院结合起来,用好各级对农村幸福院的奖补资金。开办农村幸福院山东省级补6万元、威海市补1万元、荣成市再配套2万元,累计补助9万元,仅这一项,就能把食堂张罗起来。
二是挖掘内部潜力。整合部门的专项基金用于食堂发展,把“基金池”建好,蓄足源头活水。目前已成立民政局380万元的“暖心基金”,宣传部200万元的“助餐志愿基金”,信用中心200万元的“信用奖励基金”,累计达到近800万元,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就餐老人多的食堂倾斜,为食堂持续运行和提档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三是发动社会募捐。依托信用荣成建设,对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向食堂的捐款捐物给予相应的信用激励政策,调动社会力量,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目前,已在民政局设立专项账户,接受2万多家社会组织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
灵活配餐模式,解决“怎么吃饭”的问题
考虑各村村情不同,有的适合集中就餐,有的制餐就餐存在场地限制,有的行动不便的老人多,荣成市的食堂配餐模式不搞“一刀切”,在运营过程中因地制宜推行三种模式。
一是村级自助模式。由各村主导运营,自己制作饭菜,自己组织就餐,建成的363家中,有256家属于这种模式,也是荣成市主推模式。例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用餐场地和厨房设备由村委解决,食材准备、烹饪加工、就餐服务等全由村内志愿者解决,其中仅志愿者自带的米面肉菜,就能基本保证“一荤一素一汤”需要。
二是集中配餐模式。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居,只负责提供就餐场地,制餐则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配餐企业、周边企业、大型养老机构进行集中配餐,这种模式涉及103个村。例如,宁津街道留村,村里提供2间以前的办公用房,而饭菜则由来本村投资的企业负责,中午送到食堂后再组织集中就餐,不仅饭菜质量好,而且运作成本低。
三是暖心饭盒模式。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由村居通过市场化运营或者自建厨房,把饭菜“点对点”配送到老人家里,不需集中就餐,这种模式涉及4个村、52名老人。例如,人和镇北齐山村,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岁数较大的老人有69人,食堂做好午餐后再打包成饭盒,安排20名志愿者按照网格分区送餐上门,基本10分钟就能送达。
用好志愿队伍,解决“谁来服务”的问题
食堂开办起来容易,但要长久运营下去却非易事,食材和人工成本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荣成市将“暖心食堂”运营与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对参与“暖心食堂”服务的志愿者给予双倍信用积分,迅速调动起农村妇女参与“暖心食堂”服务的积极性。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成为荣成“暖心食堂”长久运行下去的根本。
一是发动志愿者烹饪饭菜。由“巧厨娘”志愿服务队免费承担,通常3-5人一组,每人每周服务一次,两荤一素一汤,每周6天基本不重样。比如,人和镇北齐山村从“大锅饭”升级为“个性餐”,围绕全村69名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饮食喜好、饮食禁忌等,建立“一人一本账”,精心订制“个性盒饭”,让每位老人都吃得舒心满意。
二是发动志愿者自带食材。农村居民基本都有自己的小菜园,在满足自家食用的基础上都有富余,志愿者在到食堂服务时,都会带上一些时令果蔬,基本就能满足食材需要。再加上平时村民和社会各界的各类捐助,食材完全不成问题。现在不少村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地作为食堂的小菜园,除了自足外,还将剩余的果蔬加工销售。去年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销售食堂没有吃完的果蔬收入了3500多元。
三是发动志愿者提供服务。参照机关食堂标准进行管理,中午集中就餐,由志愿者统一分餐,老人按需添加,饭后餐具统一清洗消毒,确保老人吃得既营养又卫生。目前,全市成立“巧厨娘”妇女志愿服务队伍400多支、1.1万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成为荣成“暖心食堂”长久运营下去的根本保证,也是其最本质最核心的特点。
健全保障机制,解决“长期运营”的问题
荣成市出台了《荣成市农村“暖心食堂”建设指导意见》,成立了由民政、农办、住建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专门负责解决影响食堂运营过程中的梗阻问题,确保食堂规范长久运行。
一是明确发展方向。从三种食堂运营模式看,互助型食堂效果最好,不仅饭菜质量高,而且还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治理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村级自治。有的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餐前一刻钟”活动,组织老人看新闻、读报纸、谈体会,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有的村通过志愿者和就餐老人摸排各自网格内的相关情况,谁家有个什么事,会第一时间收集起来,再由网格员跟进解决。因此,荣成市鼓励发展互助型食堂,确保食堂成长具有生命力。
二是提前做好风险规避。针对老人就餐途中摔倒受伤、就餐过程中发生意外等问题,荣成市在食堂开办之初,就进行了多轮研究论证,并经过司法部门和专业律师研判指导后,出台了《助餐服务协议书》,将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责任等都明确,提前告知就餐老人注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为食堂运行上了一道“安全阀”。
三是实行月度例会机制。为推进食堂建设,荣成市实行月度例会制度,由市委副书记牵头,每月组织民政、农办、组织部等10个部门和相关镇街召开联席会,由镇街提报开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由联席会议跟进解决,为食堂运营扫除障碍。2019年7月食堂开办以来,先后解决了食品安全、物资管理、社会捐助、志愿健康证办理、食堂经营许可证等影响食堂长远运营的关键问题。
释放连锁反应,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
从荣成实践看,建设暖心食堂的最初着眼点是解决农村老人的“一餐热饭”问题,但在不断推进过程中,日益与社会治理融会贯通,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连锁反应,发挥的社会效应远超预期。
一是成为巩固党执政根基的新抓手。在食堂开办之初,村居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带头建设,把食堂打造成村里硬件设施最好的场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做饭、带头服务,甚至带来的食材比自家吃的都要好。在这个过程中,村居树立了权威,干群密切了关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越来越强。
二是成为筑牢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新引擎。暖心食堂将农村老人、妇女志愿者、在外子女、党员干部等各个层面,像石榴籽一样紧紧聚在一起。在这里,村里的事情大家提、大家议、大家办,大到想上什么项目、发展什么产业,小到当天食堂吃什么饭、演什么节目,人人都能建言献策,人人都能贡献力量,唤醒了群众的自治意识,有效激活乡村治理“一盘棋”,加速了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
三是成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阵地。荣成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暖心食堂”的合二为一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利用“暖心食堂”大做文明实践“文章”。比如,很多村在推荐各级评选的“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时都优先考虑食堂志愿服务情况,用身边典型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在耳闻目染中接受教育。美食与美德的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暖心食堂”已经成为村里的思想道德高地。(通讯员 郭永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景成
山东荣成是中国大天鹅之乡,每年有成千上万只大天鹅从西伯利亚、蒙古国迁徙至此越冬。连日来,荣成降下瑞雪,在此栖息的大天鹅沐浴在白雪中,如诗如画。[详细]
2020年12月16日,海关AEO高级认证颁证仪式在山东蓝润水产有限公司举行。[详细]
今年以来,荣成市东山街道坚持从大局谋划、从细节抓起,加快推进驻地精致化建设水平,实施了包括东山大集改造、雨污分流、暖气管网及弱电入地、肯德基门改造、镇级信用中心5大重点工程,总投资800万元以上。[详细]
今年以来,荣成市东山街道致力于全面提升精致化管理水平,将高质量发展成效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详细]
今年6月份以来,荣成市自然资源局按照《关于开展干部挂包企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由6名班子成员分别挂包山东福瑞德冷冻空调有限公司、荣成丰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荣成市人和镇西河口第一鱼粉厂、荣成市新海和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荣成元兴食品有限公司、荣成市人和镇[详细]
12月14日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授牌仪式在济南隆重举行,石岛管理区代表荣成市获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称号,成为被认定的10个第一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之一;我区的赤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蓝润水产有限公司被授予第一批山东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