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意见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 2013-10-22 08:35:00
关于加强农村新型工作的几点意见
郭树清
近年来,全省各级深入贯彻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从总体上看,这些新型社区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符合中央要求、切合我省实际、顺应群众意愿,是解决“三农”问题、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基层干部群众的探索也表明,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政权,对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对于城乡居民共筑“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规划滞后、指导不力等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例如,有的地方非农产业还没有那么发达,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生活很不便利;有的地方工作草率,没有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结果出现了所谓“农民被上楼”的现象;有的地方建设速度过快,或因设计、监理、采购方面存在问题,房屋、道路、管道质量较差,墙体、台阶、门窗很快就出现破损;有的地方规划设计简单,甚至直接使用其他地方的图纸,造成“千楼一面,区区相似”;有的地方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随意调整甚至取消农牧民对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有的地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考虑不周,今后再来弥补成本会很高;还有的地方布局过于分散,各方面配套较为困难,现在的公共服务就跟不上,未来则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空心区”。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研究和解决。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放到县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交通条件、文化传统、历史沿革等等因素,做好农村地区的统一规划,有的地方要保护老村落,有的地方要建设新农村,有的地方则发展新社区。积极稳妥地促进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农村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水平,对以非农产业为主、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符合标准的农村新型社区,逐步纳入城镇化管理。要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强化产业支撑,创新管理体制。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农村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必须强化组织领导,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统筹推进。要把农村新型社区逐步列入城镇化管理目标考核,细化任务措施,健全责任体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责任编辑:滕佳蕾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