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牡蛎快速“长大” 养殖面积每年增万亩以上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4-04-25 17:42:00
渔民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牡蛎
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加工牡蛎
大众网威海4月25日讯(通讯员 李强 记者 孙琳)4月24日,“2014乳山牡蛎品鲜季”正式启帷。记者从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乳山市牡蛎养殖规模正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每年新增面积达1万亩以上。
4月24日,乳山市徐家镇海边呈现一片忙碌景象:随着吊车的巨臂来回挥舞,乳山市久大海珍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正忙着将一笼笼刚出海的牡蛎装车。该合作社总经理姜云才告诉记者,眼下正是牡蛎大面积收获的时节,这里每天的采收量在3万至4万斤左右,随出随卖,供不应求。刚刚出海的这批牡蛎,马上就会被运往青岛城阳区海产品批发市场,几个小时之后就有可能被端上青岛市民的餐桌。据他介绍,去年4月,他的养殖区被评为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所养牡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久大海珍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养殖户100多户。而周边的村民随船出海打捞牡蛎、装牡蛎、妇女砸牡蛎、补牡蛎笼……牡蛎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许多村民致富。
乳山牡蛎素以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倍受青睐,在乳山海洋渔业经济中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2009年,“乳山牡蛎”地理标志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并投入使用,牡蛎身价随之水涨船高。当年,乳山市出台了《关于扶持牡蛎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组织成立了山东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牡蛎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如今,乳山牡蛎养殖规模达6万亩,年产量26万吨,年销售收入7亿元。牡蛎养殖已经成为乳山富民工程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乳山加大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引进以及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一方面,与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强金牡蛎、三倍体牡蛎育苗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耐高温、成活率高的优良品种,提高海区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全面推广藻贝间养、换季轮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如今,乳山市牡蛎养殖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每年新增面积达1万亩以上。
责任编辑:宫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