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胃病也可“口口相传” 细菌感染是“真凶”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5-07-30 11:01: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7月30日讯 (见习记者 杨果珍 通讯员 张一伟) 李女士近日来感到胃部不适,上医院诊断后发现,她患上了由幽门螺杆菌胃炎引发的胃炎。李女士说,平日里她很注意饮食,但她的丈夫属于“外餐族”,患上胃病后也曾被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难道胃病也会传染?医生解释,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口、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用水等途径传染,家庭中若有一人患上幽门螺杆菌,其他成员患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幽门螺杆菌致胃病传染

  “因幽门螺杆菌相互感染,导致家庭多名成员患胃病的病例比较多。”威海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宝和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存在于人的胃、口腔、粪便中,可通过接触病人的唾液、亲吻以及食用不洁食物后经口传染,而且传染性极强。平常我们普通的吃饭、碗筷的接触都有可能产生交叉感染。因为这种菌会粘在筷子上面,每一碟菜就像‘细菌水’一样,共餐的一家人会通过这种方式染菌,故常见家庭成员多人同患“胃病”。

  身上“带菌”不等于患病

  在日常门诊患者中,胃溃疡患者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率约70%—80%,十二指肠溃疡的检出率约90%,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15%—20%可发生溃疡病。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宝和说,虽然这种细菌是导致慢性胃病的重要原因,但是感染了也不能同“胃病”划等号。这与自身免疫力有关系,幽门螺旋杆菌种群中细菌种类不一样,毒性也不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抵抗力较弱时,或体内携带的细菌毒性较强时,感染胃方面疾病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幽门螺杆菌不可怕 正规治疗最重要

  研究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通常普通人群40%—70%都有这种细菌感染。“因为接近一半的人都有这种细菌,说不定吃饭一家人可能都有了,因此不用像甲型肝炎病毒那样防范。”陈宝和说,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没有不适症状,且没有胃病家族史的携带者,可暂不处理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众多,老百姓不用对此过于恐慌、过分纠结。即便是检查结果显示已感染,经过规范的治疗,80%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陈宝和提醒,现在很多小广告都说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20天根治溃疡病,患者治病心切,很有可能就轻信这样的广告。要治疗溃疡病或者是比较难治的胃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治为好,不要轻易相信广告。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呢?陈宝和提醒,主要是从饮食上控制,“病从口入”,这个细菌主要是口对口的途径。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彻底消毒餐具,每餐后漱口,实行分餐制,洗净蔬菜和水果等,尽量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另外,如果总感觉胃部不适,一定要上医院做系统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的胃病及其他系统疾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