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首届!让大学生反诈教育成为一门必修课

2024-01-05 17:4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洁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

  根据中国青年网调查显示,41.5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人遇到过诈骗。其中电信诈骗、非法校园贷、钓鱼网站分列前三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是反诈宣传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社会经验少,对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差,容易成为电诈分子的目标。

  诚然,校园里进行的反诈宣传已经“无孔不入”,入耳、入眼不是问题,如何让学生们入脑才是摆在现实面前的新问题。

  把“案子”巧妙融入“段子”中,让反诈宣传“笑”果十足。由共青团威海市委、威海市公安局共同举办的“反诈新阵线”2023威海市首届大学生反诈脱口秀大赛用创新反诈宣传形式来一场有趣又有料的“Talk Show”,让反诈宣传不再枯燥。

  用趣味搞笑的新形式,创新性地开启了大学校园里的反诈新模式: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入眼、入耳更要入脑”

  “折合年化收益率百分之240%,股神来了都给管我妈叫爸爸!”

  “你以为对面的帅哥是你的唯一,说不准就是7号选手军大衣。”

  “hello,你好,干甚mou,money没有赶紧go,你说要钱我说no,你看难受不难受。”

  “假如骗子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明天他会接着骗你”……

  在此次威海市首届大学生反诈脱口秀大赛上,大学生们用朗朗上口、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讲述了各种类型的诈骗案件,包括杀猪盘、虚假投资、网络购物诈骗等。他们巧妙地揭示了诈骗分子的种种伎俩和陷阱,同时向观众传授了防范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此次比赛的组织,其实是为了调动学生们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参与反诈宣传的积极性。参加比赛的学生必然会经过大量学习和思考。同时,警方也会给予同学们法律支持,确保作品的创作贴合实际。后期参与者还要给自己作品拉票,在同学中传播。

  说到底,整个比赛就是一个反诈宣传的过程。

  2023年5月,威海成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反诈联盟,全市11所驻威高校、市属院校悉数参与,为高校青年防诈、反诈搭建有效平台,是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一大创新探索。此次比赛也充分发挥了联盟年轻化、前沿化优势,为全民反诈贡献了青年力量。

  为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促进反诈效果落地,主办方也将持续推动反诈宣传工作,组织邀请优秀获奖选手在社区、院校、商圈等地进行巡演,以脱口秀形式宣传推广反诈知识,增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让反诈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借助“大流量”,打造威海反诈新阵地

  电信网络诈骗,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因而,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知识宣传至关重要。

  在这个活动中,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全民”。群众在哪里,反诈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易受骗群体在哪里,反诈工作的重心就要延伸到哪里。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如何借助“大流量”做好反诈宣传,成为头等大事。

  近年来,共青团威海市委也在持续聚焦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不断改进和创新宣传方式,推动脱口秀、短视频创作与反诈宣传、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项目深度结合,发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实践探索,打造符合青年特色、满足城市需要的青年志愿服务新品牌。

  同时,威海市公安局一直把反诈宣传工作作为“创优、创安、创满”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按照防范宣传“立体化、精确化、多样化、实战化”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多层次、全覆盖、精准化的宣传方式,切实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并遏制诈骗案件的发生,努力实现群众防骗意识提升、社会各界识骗能力增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下降的目标。

  第二个关键词,是“在行动”。各地各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着力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宣传,打击诈骗犯罪也一直在进行着。

  此次大学生反诈脱口秀大赛,自12月10日起,历经初、复、决三轮激烈角逐与精彩互动,大赛圆满落幕,席卷威海社交媒体、引起民众广泛关注和讨论。

  选手们充满灵气的表演与“接地气”的脱口秀吐槽迅速地火爆朋友圈与自媒体平台,这意味着这波反诈宣传走进了大众的心里,人民群众对于脱口秀或者小品式的新型宣传方式的认可,以及目前反诈的需求和热度依旧很高。

  对于反诈宣传者而言,反诈宣传不能流于表面,要走深走实,便需要做好互联网宣传这门学问,借助“大流量”,了解网民的心理和群众的诉求。

  对于政府而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权威性优势,冲锋在前、正面发声,为网民及时答疑解惑,做好为民实事,真正将互联网变成与民沟通的平台和提升工作质量的“正衣镜”。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未必有真相。

  只有通过不断地教育与宣传改变大众观念,让具有高度欺骗性的谎话变成一眼就可戳穿的笑话,大众才能提升对网络信息、电信信息的识别能力,这便是“全民反诈在行动”的最终目的。

初审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