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
褪去夜晚的鼎沸热闹,古朴风十足的韩乐坊恢复了宁静。5月27日上午,韩国人李羲亨特地从文登赶来赴约,为刚来威海的后辈庆祝企业成功开办。后辈的这家跨境电商企业刚开张不久,生意却出乎意料得红火。等候期间,李羲亨对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威海的故事。
20年前,李羲亨来威海创办了三和电子有限公司。随着威海城市国际化进程加速,李羲亨一家搬来威海定居,子女也在威海上学。这些年,李羲亨企业越做越大,他还主动当起威海对韩的宣传和招商“大使”。今年年初,他被授予“威海市荣誉市民”称号。
“这是韩国丽水市捐赠的‘丽水门’,那边的玖罗保税商品体验中心可以购买韩国化妆品,晚上夜市非常热闹,我的韩国朋友们都喜欢来这里。”李羲亨给记者当起了“导游”。他说:“我人生中的重要时期都在威海度过,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一家计划好了,以后就在威海养老。”
“把威海当故乡”是包括李羲亨在内的许多外国专家、客商的共同心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精致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2018年以来,威海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先后启动推进城市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国际化三年行动,公共服务、人文环境等越来越好,愈发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让外国客商有宾至如归之感。
李羲亨告诉记者,当年,他看中威海的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毅然来这里开办企业。接连不断的政策利好、淳朴的人文风气,渐渐地让他爱上了这座城市,让他从此扎下了根。李羲亨坦言:“让我真正留恋的,是一座城市的格局和不经意间的一些细节。”
威海与韩国地缘相近,李羲亨时常关注发生在威海的大事,知道威海一直在推动与韩国仁川“四港联动”,构建起东接日韩、西联欧亚的东西双向互济国际物流大通道。李羲亨认为,这些对韩国企业家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说起威海这几年的一些“精致细节”,李羲亨更是门儿清:大街小巷指示牌上都有中英韩三语标识;子女上学既可以选择本地学校,也能选择国际学校;韩乐坊、欧乐坊等特色街区里的韩式美食,完全可以和韩国媲美;在威海谈业务可以不用带翻译……“这些省心又温暖的细节,无不体现着对外国人的尊重和友好。”
“省心”来自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精心营造。去年以来,威海市开设城市国际化政务服务标准用语培训班,450余人次参加培训,政务服务窗口增加了专用翻译软件,12345政务服务平台增设英语、韩语坐席……语言上的障碍打破了,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的城市品格,吸引了一批想来威海投资创业的外国客商。李羲亨主动成为“宣传大使”,牵线多家韩资企业落户威海,这次前来庆贺的后辈的新办企业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来,1600多家海外企业投资威海,约占全省总数的十分之一。
10时,玖罗保税商品体验中心开门营业,记者跟随着李羲亨的脚步,亲身感受来自中韩跨境贸易的“速度与风采”。“扫码下单后,韩国商品半天就能到达,这是中韩贸易新风向,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想在此‘淘金’。”李羲亨说。
目前,威海中韩跨境电商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抓住RCEP生效机遇,威海市提出打造面向日韩、辐射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中心城市,开通全国首条“中国—韩国”海运电商专递。
“去年年底,后辈在我的建议下选择跨境电商创业,不到一周办理完所有手续,经开区政府还提供了培训服务,帮助他快速起步。”根据李羲亨观察,在政策与服务的双重加持下,他身边的朋友纷纷加入跨境电商行业。数据显示,去年威海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271亿元,同比增长6.8倍。
李羲亨明显感觉,威海的外国朋友更多了,国际性会议、展览也是接连不断。四年来,威海市新增韩国大邱广域市寿城区等3个友好合作城市(区),友城数量增至21个,友城朋友圈快速扩容;举办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中韩科技创新合作对接交流视频会议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百余场,城市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临近中午,李羲亨和老朋友在威海地道的韩餐馆里畅聊。亲切的韩语问候声、美味的烤肉香气,一种别样的温馨扑面而来。真是美好的相遇。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