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3月1日,《威海市刘公岛文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共四十五条,以加强刘公岛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具体规定了刘公岛的保护范围、原则和各部门的职责,单位与个人的权利义务,从保护、管理、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法律条例,是加强对刘公岛保护、管理、开发的重要法律依据。
刘公岛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也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的近代海军军事建筑群、海防设施群和甲午战争遗址群及大量英租时期历史建筑,承载着重要的民族历史与记忆。对刘公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科学管理、开发,是进一步打造刘公岛文化IP、文旅高质量融合、促生文化蝶变新业态的重要举措。
适应时代需要,立法盘“活”红色资源,打造刘公岛旅游的红色文化IP。威海市不断加大对岛上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统筹甲午国殇、红色胶东等教育资源,打造了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形成红色文化在胶东全域联动的格局,以立法引领,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实现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规范化、制度化。
常态化保护到传承到时代化阐释宣传,筑牢刘公岛旅游的历史记忆IP。做好对岛上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的调查、认定和建立档案原则,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有风貌;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推进智慧岛屿建设,提升刘公岛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数字化水平,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展厅,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宣传方式和范围,让刘公岛的历史记忆“活”起来,打造中华民族警醒之岛,为中华民族永铸忧患意识。
依托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好刘公岛的社会教育IP。充分利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等各类教育基地的优势,培育特色教育品牌;结合智慧岛屿建设,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深入,挖掘刘公岛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凝心聚力、铸魂育人,让刘公岛成为开展全民教育的生动教材与根本载体。
刘公岛作为威海旅游的重要“打卡地”,是紧邻威海千里海岸线的明珠,对刘公岛施行有章可循的保护与开发,用智慧化手段全面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的有力举措。同时,加强刘公岛的品牌塑造,彰显刘公岛历史的教科书、清醒剂价值,全方位打造“中华民族警醒之岛”,也是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的重要路径。
《条例》的出台,更是威海市融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守护好文化“两创”的威海阵地,持续挖掘刘公岛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必将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作出更多威海贡献。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第二轮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该如何围绕经济发展中心任务,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在威海大世界的步行街中,有这么个五米宽的巷子,立着红色的“雷锋巷”牌子。再往里走,就能够看到在巷口热腾腾的烤炉后忙碌的王保成、王秀兰夫妇,修车的摊子对墙上是“雷锋巷”的由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