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是精神动人心
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23日晚上播出的《点赞中国——2016
-
老旧居民楼进入“电梯时代
前不久,威海戚谷疃社区一栋20多年的老居民楼装上观光
-
5000个小手电助乳山除“膜
有一种东西很“闪亮”,实际上却“有毒”。它能给人们
威海初村:一个庄户剧团的坚守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8-03-22 15:37:00
大众网威海3月22日讯 (通讯员 宋歌) 日前,初村镇莱山吕剧团把舞台搭到了初村镇敬老院,带上精心排演的传统大型吕剧《梨花情》,开启了有声有色的精彩戏曲表演。《梨花情》讲述了“情”与“财”纠纠缠缠、难分难断的故事。戏中四位男女在追求幸福婚姻的人生途中,陷入了情与财两难兼得的尴尬窘境,遂各以自己的为人之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抉择取舍,由此而演绎出一曲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的人间世态传奇。台上的演员激情说唱,台下的观众凝神观看,熟悉的乡音乡韵让老人们乐开了怀,演员唱到精彩处,台下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鼓掌声响成一片。
一群人的老有所乐
在这里,观众是一群老人,演员也大多是中老年人,这群来自初村镇莱山村的“土著”演员,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最年轻的也50多岁。村妇女主任李梅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剧团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农民艺术团体,很多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演的。此次趁着农闲时间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并送上他们喜爱看、喜爱听的曲目,让老人们看得开心、笑得欢心、过得舒心。一来周边的群众闻声前来观看,活跃了农村文化、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来敬老院晚间娱乐生活简单,通过义演给老人带来欢乐,弘扬了孝亲敬老的镇风民风。”团长徐敬芳表示,“义演活动不会停止,我们会一直坚守,把欢乐持续带给咱们初村的老百姓们。”敬老院潘金勇院长对演出活动十分赞许,连声感谢剧团的精彩演出。
一群人的戏曲梦
这次参加演出的演员有近30人,还有专门来做场务的莱山村村干部,他们中没有专业的戏曲演员,没有专业的乐师,都是“资深”的戏曲爱好者。其实在老一辈莱山村里就有唱吕剧的传统,很多村民都能唱上两嗓子,平日里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农闲时打打零工,晚上凑到一起“切磋”技艺,大家都有成立剧团的愿望,2009年,在村两委组织倡导下,在村集体收入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大家你捐一张桌子,我提供几把椅子,自带乐器,集资采购道具,终于成立了莱山村吕剧团。平时剧团不仅经常在村里义演,还参加了高区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经常到周边村庄演出,虽然与城里的大剧团相比仍然不够专业,但团员的敬业精神和那淳朴地道的乡音,深受周边村庄村民的欢迎,现在,全初村镇都知道莱山村出了个庄户剧团。
一群人的敬业心
别看这只是一场纯公益的演出,但他们却十分敬业,有上班的演员提前请假,不上班的演员临时充当劳动力,搬抬道具,整个下午大家都在为晚上演出做准备,提前两个小时化妆、试音、走场……就像团长徐敬芳说的一样,虽然都是草根演员,但他们每一场戏都认真用心表演,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他们非常重视自身技艺提高,自费购买专业戏曲录像,经常去市里观看其他剧团的演出学习、补短,晚上讨论相互提意见挑毛病,虽然有时候为了一个动作,大家能吵的面红耳赤,但是一切都是为了演出,从来没有人往心里去。如今,经过几年耕耘和坚守,剧团已有成员近40人,备齐了包括戏台在内的演出所需设备,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剧团不断发展壮大,表演技艺有了长足进步,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李泽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