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老年人请在18-45岁成人陪同下阅读此文

2025-03-10 10:58:00 来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作者: 丛溦

  人生终究是一个轮回,小时候我们被爸妈“苦口婆心”的教育着,现如今上有老下有小的牛马,“中流砥柱”们不但孩子需要管教,年岁日增的老爸老妈也成为了“重点管理关爱对象”。

  除了要担心他们老年大学期末考试不及格,在班里不团结同学,跳广场舞的时候跟别人吵架,在PDD乱买东西……现下的“手机成瘾”情况也愈发的严重。

  “两点了还不睡觉!你眼睛还要不要了”“成天就抱着个手机玩,人都玩傻了!”“再不听话,你去给隔壁小张当妈去吧!”……

  话说轻了他们根本不听,经常卧室里的灯彻夜亮着刷视频,话说重了他们赌气,一天都不搭理你,还会跟老年大学同学说你坏话。

  作为子女是时候下点猛料,拿起当年“科学育儿”的理念好好的管教一下这帮“问题老年”了!

  首先,摆事实

  “这都是为了你好,咱们是一家人,不然我怎么不去管街上那些老头?!”

  操作技巧:充分说明“长期玩手机”现状导致的危害

  视力下降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尤其是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甚至引发近视、老花眼加重等问题。老年人的眼睛调节能力本就较弱,过度用眼会加速视力衰退。

  干眼症

  长时间注视屏幕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泪液分泌不足,容易引发干眼症,表现为眼睛干涩、刺痛、异物感等。

  颈椎问题

  低头看手机的姿势会给颈椎带来巨大压力,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颈椎病,出现颈部酸痛、僵硬等症状。

  睡眠障碍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晚上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失眠或睡眠浅。

  心理依赖

  部分老年人对手机产生依赖,沉迷于短视频或游戏,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和活动,可能导致孤独感加重或情绪波动。

  其次,讲道理

  “隔壁张阿姨家已经有了《每日玩手机》管理规范了,我看咱家也有必要推行一下!”

  操作技巧:学习身边的榜样,科学护眼,从自己做起!

  控制使用时间

  建议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0分钟。可以设置闹钟提醒,定时休息。

  调整屏幕亮度和字体大小

  将手机屏幕亮度调整到与周围环境光线相适应的水平,避免过亮或过暗。同时,将字体调大,减少眼睛的负担。

  保持正确姿势

  使用手机时,尽量将手机举到与眼睛平行的高度,避免长时间低头。可以借助手机支架,减轻颈椎压力。

  多眨眼,远眺放松

  使用手机时,有意识地多眨眼,保持眼睛湿润。每隔20分钟,远眺20秒,放松眼部肌肉。

  避免睡前使用手机

  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可以改为听音乐、看书等放松活动。

  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阳光中的自然光线有助于保护视力,同时也能放松身心。

  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第三,多陪伴

  “今天我们全家去公园春游,省得你成天在家玩手机!”

  操作建议:帮助父母健康使用手机

  耐心沟通

  不要一味指责“玩手机”,而是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比如是否因为孤独或无聊才依赖手机。

  提供替代活动

  帮助父母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园艺、太极拳等,(多给他们在老年大学报几个班)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定期检查视力

  带父母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眼部问题。如已出现眼干眼涩等用眼过度症状,可使用玻璃酸钠等人工泪液缓解症状。

  总结一下

  年纪大了的爸妈,已经越来越变成了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想接触新鲜事物,不希望被时代抛下,于是手机成了他们联系世界的窗口,于是希望每天站在“窗前”,多看看美好的“窗外”。作为子女,我们能做的,是尽量让他们不被大数据“裹挟”,能够多放下手机,看看“家里”。

  多些陪伴,多些关爱,家,其实更美好!PS:建议部分手机厂商尽早推出“老年人防沉迷系统”。

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