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当午夜钟声敲响,有人突然坐起梦游翻找零食,有人尖叫惊醒却不知缘由,还有人明明清醒却动弹不得……这些看似离奇的“午夜剧场”,其实都是异态睡眠在作祟!
在睡眠障碍门诊,我们每天都会接诊因异常睡眠行为而焦虑的患者。其实这些现象既非“中邪”也非“撞鬼”,而是大脑在睡眠转换过程中“程序错乱”导致的常见睡眠障碍。想知道为何会“灵魂出窍般梦游”?为何会经历“鬼压床”的窒息感?又该如何让身体摆脱这种“睡眠Bug”?
什么是异态睡眠?
异态睡眠就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或体验。例如夜惊,通常表现为孩子在睡眠中突然惊醒,尖叫、哭闹,伴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而且第二天往往不记得发生了什么;梦游则是患者在睡眠中起身活动,看似清醒,能进行一些简单动作,但其实并没有真正醒来,结束后回到床上继续睡,同样对过程毫无记忆;至于鬼压床,医学上叫睡眠瘫痪症,指人在半睡半醒间,意识清醒却无法动弹身体,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幻觉等,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分钟。
异态睡眠的成因?
从生理角度,大脑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都可能引发。比如梦游就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诱发夜惊和睡眠瘫痪症。生活习惯方面,不规律作息、睡前过度兴奋、睡眠环境嘈杂等,也会增加异态睡眠的发生概率。
异态睡眠的危害?
异态睡眠偶尔发生影响不大,但频繁出现危害可不小。夜惊、梦游可能导致意外伤害,梦游时可能摔倒、撞到物体。长期的睡眠瘫痪症会加重焦虑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这些异态睡眠会打断正常睡眠进程,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出现异态睡眠怎么办?
首先别慌张,如果是偶尔发生,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缓解压力,可能就会改善。但要是频繁发作,就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睡眠情况,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比如心理因素导致的,可能采用心理治疗;因疾病引起的,就进行相应疾病治疗。
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