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一个邨出了三名“女工匠”

2024-03-05 16:20: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威海民俗文化邨,威海著名文化创意地标,因其古色古香又充满艺术气息,成为该市的热门打卡地。这几年,更为人们津津乐道,让文化邨再次“出圈”的则是这里先后出了三名“女工匠”。

  “山东手造大工匠”“齐鲁工匠”“威海工匠”、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锡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江玉;“山东手造工匠”“威海工匠”、威海玻璃画非遗传承人马金霞;“威海工匠”“威海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吉昌花饽饽”技艺第五代传人孙海燕。三位女工匠各怀绝技,耀眼成绩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多年奋斗,也少不了工会“娘家人”的实力加持。

  汇聚榜样力量,传递巾帼匠心。近年来,威海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为主线,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旨,深入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在助力威海高质量发展中,凝聚起磅礴的“巾帼力量”。

  “从‘威海工匠’‘齐鲁工匠’再到‘山东手造大工匠’,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工会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年我致力于锡镶技艺的创新发展,我相信,只要肯用心、肯钻研、肯创新,我们女性也能在自己的领域中绽放华彩!”从业31年,“创新”贯穿于李江玉的事业始终,由她研发的“锡镶微浮雕”“漆艺锡嵌”“锡镶内嵌”等工艺,使得锡镶产品从单一的紫砂陶瓷载体,扩展到玉器、琉璃、木器、麦饭石、木鱼石等八大系列300多个品种,成功诠释了万物可“锡”。

  据威海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女职工创新创效,他们在女职工中积极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带动更多女职工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并充分发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束光照亮一大片”的积极作用,让“她”力量尽情绽放。

  “我不仅要做手艺人,更要做‘守’艺人,为威海玻璃画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谈及玻璃画的技艺传承,马金霞目光坚定。

  2021年,马金霞在威高民俗邨打造了500多平方米、具有威海地域特色的“玻璃画”基地,利用威海市总工会授予的“马金霞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开门教学,先后培养学生100余名,让“玻璃画”这一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和升华。

  “在促进女职工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女性手工艺带头人具有很大优势,我们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利用她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帮助下岗女职工、就业困难女职工实现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威海市总工会女职委负责人表示。

  “工作中,我经常能接触到一些下岗待业的姐妹,我就想着为她们做点啥。”随着“吉昌花饽饽”知名度的提高,不少下岗女职工、剩余女劳动力纷纷前来拜师学艺。基于此,孙海燕成立了“磨爱麦”胶东花饽饽培训基地,仅去年一年就培训女职工400余人,其中326人获得中式面点师职业资质。“徒弟们”又建立了规模不等的个人工作室,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和几百人的公司工厂,间接创造了两千多个就业岗位,通过花饽饽技艺的手手相传,帮助众多女职工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通讯员 夏丽萍)

初审编辑:宋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