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大众网记者 姚潇雨 王彬 威海报道
2024年寒冬,一段边防军人耳朵被冻出大泡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视频中的主人公坚守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边关。而在他身后,一位默默支撑家庭的女性同样令人动容。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见到了这位军人的妻子程婕,听她讲述跨越18年的爱情故事与军嫂生活的酸甜苦辣。
从青葱岁月到军旅相守
“我们两个就是高中同学。”谈起与丈夫的初遇,程婕眼里泛起温柔。2006年高一军训时,那个“高高瘦瘦、一笑露出小虎牙”的羞涩少年闯入了她的青春。两人成为前后桌,互帮互助中萌生情愫。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西安军校,她留在山东读大学,从此开启“硬座28小时”的异地恋。
“那时候我们都是穷学生,硬座180元,卧铺360元,为了省下钱多见面,经常坐24小时硬座往返。”节假日车厢拥挤到“双脚不着地”,但年轻的心始终热烈。当男友军校毕业主动申请戍守新疆边防时,程婕毅然选择支持:“他说好男儿当为国戍边,我懂他的热血。”
领证前夕,未婚夫的犹豫却让她心疼。“他说嫁给他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怕我辛苦。”程婕红着眼眶回忆,“但我告诉他,因为是你,我可以做到。”
尽管程婕已做好万全的心理预设,军嫂生活的艰辛仍超乎了她的想象,让她深感低估。
风雪边关外的“柔软铠甲”
婚后,程婕随军前往新疆,性格开朗的她,慢慢有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圈子。怀孕后,因胎象不稳,她不得不回到家乡威海住院保胎。生产时早产两个月,手术签字栏只能自己颤抖着写下名字;孩子刚出生就住进保温箱,丈夫却因任务“失联”……“产后半年几乎每天以泪洗面。”程婕坦言,最崩溃时甚至对电话那头的丈夫哭喊:“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陪产,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孩子早产,五年来频繁生病,程婕和母亲曾因食物中毒瘫软在床,仍要强撑病体送高烧的女儿就医;寒冬深夜独自开车送急诊,躲进车里痛哭后又擦干眼泪回家……“后来我学会不告诉他这些,因为除了让他担心,改变不了什么。”从抱怨到理解,从依赖到独立,程婕在一次次“自己扛”中完成蜕变。
2023年丈夫冻伤耳朵的视频刷屏网络时,程婕竟是从同学转发中得知。“看到视频那一刻,我躲在洗手间里嚎啕大哭。”那个总说“一切都好”的丈夫,耳朵上骇人的冻疮让她心如刀绞。而丈夫的第一句话却是:“别让爸妈和孩子看见。”
家国情怀下的双向奔赴
如今,程婕与丈夫达成一种“默契平衡”:她不再要求丈夫参与育儿琐事;丈夫则用点滴改变回应深情——从“直男”变成准备节日惊喜的“暖男”,休假时包揽照顾四位老人的责任。
对5岁的女儿,程婕编织着“爱的谎言”:“爸爸在‘鸡屁股’位置保护我们呢!”程婕指着地图上新疆的位置告诉女儿,她还会将礼物说成“爸爸买的”。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尽管爸爸不常伴其左右,但五岁的女儿并未因此与父亲感情疏远。她时常满怀自豪地说:“我的爸爸是一名军人,他可厉害了!”
回望十年婚姻,程婕说军嫂是荣誉更是担当。从辞职赴疆到放弃编制回威海,旁人眼中的“傻”对她而言是独特的人生体验。“他总说改变了我的人生,但我不后悔。”采访最后,当记者问及想对边防的丈夫说些什么时,程婕回应道:“你安心守好国,小家有我。军功章有你一半,也有我一半。”窗外春寒未散,这位军嫂的笑容却暖如朝阳——她以柔肩扛起家国两头的重量,用爱与坚韧成为边关最温暖的“铠甲”。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