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殷子茹
□李甘霖
“仓廪实,天下安。”目前,威海市为确保秋收工作有序推进,“三秋”期间,全市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7万多台套。截至10月9日,全市花生收获工作已结束,秋粮收获占应收面积超过六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来之不易。这背后离不开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坚定决心,更离不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辛勤耕耘的新时代农耕精神。
一束赤城红,勾勒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底色。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威海市文登西洋参、荣成海带两品牌成功入选,跻身全国69个品牌之列。威海市入选的两个品牌分属中药材类、水产类,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符合国家培育要求。一个个具有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农产品,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实践证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只有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把特色资源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一抹青翠绿,勾勒农业高质高效的产业底色。据了解,威海市渤海湾产区苹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凭借矮砧密植栽培与标准化生产建园模式、免袋栽培与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等超过8项高标准苹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荣获“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示范基地”称号,也成为全国果树产区内设立的唯一一处集成创新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培育的红富士和威海金苹果亩产量可达到8000斤至1万斤,比传统乔化果园翻了一番。“苹果收获时,我们借助自走式采摘平台辅助采摘,一个人一天大约能采1000斤,省时又省力。”新元果业(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于伟建说。粮食生产茬茬相接,产业链条环环相扣,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一点丰收黄,勾勒农村宜居宜业的生态底色。依托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威海市还举办“畅游山海·寻梦田园”相约乡村振兴路活动,全面展示农业丰收景象,农村和美画卷和农民幸福图景。自2021年起,威海便启动了“相约乡村振兴路”活动,设计规划了11条精品观光线路,打造40个网红打卡地。活动将全市17个特色小镇、60个美丽乡村、400个特色村、197处产业园和家庭农场串联起来,覆盖全市64%的镇街。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努力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型、生态自然型的特色田园乡村,展现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山水画卷。
粮归仓,秋收忙,瓜果满园稻米香。丰收,凝聚着农民们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和耕耘,饱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也关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威海,更多乡村的优质特色产品正在走出去,乘着农业现代化的东风,助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殷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