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学校:劳动点亮生命底色,实践助力学生成长

2023-03-15 13:56:31 来源: 温泉学校 作者:

  双减背景下,温泉学校着眼于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育人目标,不断探寻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之路,形成了以“课程建设+课程融合+课程评价”为主线的劳动教育体系,努力让劳动教育“入眼”“入心”,真正落地生根,点亮学生的生命底色。

  课程构建,优化设计,打造全方位劳动育人体系

  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学校设计了渗透性德育劳动课程、实践性生活劳动课程、项目式生产劳动课程、体验式服务劳动课程,将家庭、学校、社会的有关劳动项目纳入学校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实施,知行合一,实现劳动育人新功能

  1.渗透性德育劳动课程——树观念。

  通过国旗下演讲、“红色基因”教育主题班会,红领巾(蒲公英)宣讲、“劳动践行报国志”等主题教育微课,学生体会劳动艰辛,明确劳动价值,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真正地热爱劳动、践行劳动之美。

  2.实践性生活劳动课程——养习惯。

  为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我们开发了整理、洗扫、厨艺三大类学生实践性生活劳动课程,引导学生学会服务自我、服务家庭、服务他人,学会承担生活责任,掌握更多生活技能,从而幸福地生活。

  实践性生活劳动课程清单

  3.项目式生产劳动课程——强素养。

  项目式生产劳动课程,搭建了知识与劳动之间的桥梁,实现了文化教育和劳动实践的融会贯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更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浸润式发展。学校开发了《苹果熟了》《走进豆腐世界》《落花生》等系列课程。

  4.体验式服务劳动课程——育品格。

  (1)职业体验劳动。职业体验劳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与理想职业要求的差距,开发内在潜能,规划未来方向,引领学生走进玛吉斯轮胎、竹香石烘焙坊、日华花饽饽、绿苑花卉、海诚商业学校等感悟工匠精神、体会职业劳动的魅力。

  志愿服务劳动。依据学校地理位置,将温泉养老院、康宁医院、周边社区作为学校的服务对象,开展志愿服务劳动。根据需求,学生自主申报文艺类、清洁类、养护类、宣传类等不同的服务主题,体悟为他人创造便利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形成尊重、感恩他人劳动的态度。

  课程融合,整合资源,激活劳动育人生命力

  1.与文化融合。学校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

  2.与学科融合。学校将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如:利用生物学科进行的收集、制作植物标本的体验;物理和化学进行生活实验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音乐学科学唱劳动歌曲;体育学科搬运器材、布置场地;美术课上绘制劳动绘本、漫画等。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常态化教学中,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3.与研学融合。学校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学生走进金猴集团参观皮鞋流水线,观看制鞋工人的现场操作;欢乐谷研学中,学生参与了制作花饽饽、除草等活动;参观山花地毯工厂、废水处理厂,不同的体验点,参与不同的活动,接触不同职业的人,增长了见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也对不同职业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

  课程评价,多元融合,强化劳动育人价值

  1.劳动竞赛评价,激发劳动热情。先进行班级选拔赛后推荐参加学校技能大赛,以活动检验和评价劳动课程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激励学生更加热爱劳动。

  2.劳动等级评价,培养劳动习惯。学校从学生的劳动态度、过程和效果出发,采用“个人自评—定位整改,小组互评—借鉴提高,家长点评—激发动力,教师评价—综合评定”这样的多元评价让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劳动实践的学习与训练,从中汲取自信成长的源泉与动力。

  春华秋实,收获劳动育人的芬芳

  近年来,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获得省级优质课程资源1节,市级优质课程资源6节,区级优质课程资源11节,获得区同研成果一等奖10人次;市优质课2节,区优质课3节,特色主题劳动课程《我与葫芦娃共成长》评为环翠区第五届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十三五市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习劳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如何让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在威海电台《教育之声》进行推广。

  每一次劳动实践都能悄悄地把孩子的心灵打开,让他们浸润在劳动的快乐体验中,学会生存,主动生长!劳动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劳动中不断地探索,创造,成功地抵达自己人生的美好未来。

初审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