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创新诊疗:改善睡眠质量的新举措”

2024-03-21 15:5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栋博

  大众网记者 杨栋博 威海报道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睡眠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的日子。睡眠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代社会中,失眠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常见问题。为响应这一全球性挑战,各地的医疗机构和专家正在积极探索和推广更有效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

  最近,在中日友好医院介入医学科举办的一场主题为“睡眠障碍介入治疗”的研讨会上,威海市中医院麻醉与睡眠医学科主任于栋娟主任医师分享了她开设睡眠医学门诊以来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和体会。她不仅受邀上台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还通过实际演示深入讲解了她的“多模式创新疗法减停安眠药物治疗顽固性失眠”技术的操作技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的热烈关注。

  于栋娟重点介绍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创新疗法,这种疗法旨在帮助患有顽固性失眠的患者减少对安眠药物的依赖,并最终减停安眠药物恢复自主睡眠。围绕中西医结合的多模式创新疗法、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浮针疗法、睡眠日记等方面,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解读。

  此次研讨会的另一位杰出讲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睡眠中心主任李启芳教授,是国内麻醉睡眠领域的开拓者,开创了利用麻醉的技术和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先河,研讨会上李启芳教授也分享了他在微创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方面的见解和技巧。李教授的讲座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探索失眠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李启芳教授的指导下,于2023年2月份开始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睡眠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她深入学习了李教授团队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独特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如何通过减停安眠药物恢复自然睡眠的治疗理念。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多模式创新疗法,不仅摒弃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还成功帮助许多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在进修学习归来后,在威海地区首家开设了麻醉医生主导的睡眠医学门诊,首次在当地开展了这一疗法,到目前为止,门诊失眠患者接受该治疗手段已达3000余人次,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于栋娟介绍,对于大多数患者经过6到8周的治疗,不仅显著改善了睡眠质量,还有80%的患者能够完全戒掉安眠药物,这一成绩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

  于栋娟介绍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几个关键方面:首先是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这一技术利用超声引导准确定位交感神经的“开关”——星状神经节,通过少量的局麻药来阻滞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相当于给“开关”按了一下暂停键,被迫交感神经休息,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兴奋状态,缓解失眠症状;其次是现代针灸技术——浮针疗法,这种方法通过松弛颈肩部紧张、僵硬的肌肉,解除肌肉里面走行的小神经血管的卡压,不仅达到助眠的效果,而且同时改善颈肩疼痛不适、肩部功能障碍以及日间头昏脑涨、头痛、耳鸣、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晕、肩周疾病等引发的症状;另外,还有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和经颅磁刺激治疗,这些方法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通过实践和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多模式创新疗法对于非器质性失眠患者的急、慢性失眠以及顽固性失眠合并轻中度的焦虑和抑郁患者,可以提供一种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不仅避免了长期服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疗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跨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麻醉医生、针灸推拿医生、精神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师以及专科护士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行为改善失眠,医生辅助睡眠,心态根治失眠,这是治疗失眠的三部曲”,于栋娟介绍,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睡眠日记的记录、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治疗建议的遵循,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并在医生的帮助下逐步改善睡眠问题。

  于栋娟在中日友好医院介入医学科举行的研讨会上所分享的“多模式创新诊疗”不仅为失眠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也为睡眠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疗法有望惠及更广泛的失眠患者,帮助他们重获甜美的睡眠,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