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王陆见
从手扶车上搬西瓜、过磅、转运到集装箱……一大早,威海临港区蔄山镇山马于村的村口就来了很多大货车排队收西瓜,山马于村的瓜农丁培东和前来帮忙的村民乐此不疲,一个个滚圆的大西瓜就进了集装箱。
大润发配货司机马占友是山马于村的“老熟人”,当天上午,他和另外两名同事早早地到了村口等着收西瓜,光自己就拉了1546公斤。“我每年都会来这里,每年拉多少就看村里产多少。”马占友说。在山马于村的瓜田里,瓜农们也在热火朝天地收瓜,精心照顾了一季的西瓜,终于可以丰收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种瓜传统,让山马于西瓜在在威海人心中享有盛誉。近年来,在山马于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山马于西瓜逐渐走上了专业化、品牌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山马于村共有村民240户,其中40多户都是瓜农,共有瓜田200多亩,年产可以达到几十万斤。从前的瓜农,都是单打独斗,自己探索销售渠道。近年来,山马于村支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西瓜生产,下调土地收费标准,扶持群众种植西瓜,并通过修筑平塘等方式,调动起群众种植西瓜积极性。为了提高西瓜的产量、质量和价格,山马于村党支部带动村民外出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成功通过嫁接方式克服了重茬种植和上市时间不理想等限制因素,采取深开沟、填埋鸡粪和作物秸秆暖地增加有机肥含量等办法,保证西瓜品质。“我们还为全村的瓜农统一采购种子,保证西瓜的品质,也保证了我们山马于西瓜的品牌。”山马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庆祝说。
品牌是山马于西瓜的优势,1996年,山马于西瓜于注册了商标,2014年,山马于西瓜获评威海市首届十大名优农产品,同时成为威海市首个以村名申请成功的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山马于西瓜的品质得到了全国的认可。同时,山马于西瓜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顺利换标,成为临港区首个可使用新版专用标志的市场主体,新版专用标志的启用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公众对地理标志的认知度。这样的品牌效应为山马于西瓜带来了大量的合作订单,保证了山马于西瓜的销售渠道。随着政府对山马于西瓜鼓励种植和加强推广规范,山马于西瓜加入“三品一标”认证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每一个山马于西瓜都被赋予指定的二维码标签,顾客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轻松获知西瓜的种植和管理信息,包括管理主人、种植过程和所用肥料信息等,进一步保证山马于西瓜的品牌声誉和质量。在品质保障和品牌效应的加持下,大润发、家家悦、燕喜万家等连锁超市的订单纷至沓来。为了能够更好达成合作,保障双方的权益,每年西瓜成熟的季节,村党支部会提前向瓜农进行信息收集,对每天成熟的西瓜数量进行统计,统一向商家反馈,实现和进货商家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升合作粘性。“除了商超,镇政府也帮了我们不少忙,每年都会帮着卖,还有很多企业会到我们这里团建,离开的时候也带走好多。”于庆祝说。
山马于西瓜个头大,一般瓜重10公斤左右,最大者可达30公斤,具有品质好,个大皮薄,肉质清脆,瓤沙甘甜,口味良好等特点,深受市场好评。现代化是农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彻底摆脱原始“靠天吃饭”的困境,山马于党支部决定带领村民走上西瓜的精细化管理之路。“我们决定带着村里几个西瓜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几个西瓜大棚进行试点,全部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同时统一引进新的西瓜品种——麒麟西瓜。”于庆祝说。这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而是村党支部在经过市场考察和超市反馈后做出的慎重决定。据于庆祝介绍,当下露天西瓜的价格在每斤一块多,但是麒麟西瓜的进货价可以达到两块多,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年收入可以翻一番。同时大棚西瓜在保温、保水、保湿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瓜农的西瓜种植全部采用滴管技术,管理起来更加简单,也可以提前半个月上市,抢占市场。
建好的大棚不能闲着,西瓜季结束后,村党支部准备种植草莓柿子、青菜、白菜等经济作物,为瓜农创收增加新的增长点。“大棚肯定有前期投入,但是经过我们的调研,如果只种西瓜,基本两年就能回本,加上其他经济作物基本一年就可以了。”于庆祝说。为了扫清瓜农的后顾之忧,山马于村党支部和大润发等连锁超市达成协议:只要产品的品质好,生产的作物全部收购。
山马于以西瓜而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以品牌为抓手,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通讯员 姜凌春)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