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相佑:尘封86年的黄埔烈士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 2013-08-13 08:28:00
1924年6月冷相佑在黄埔军校时留影。
冷相佑离家前所读书籍及笔记
冷相佑后人在整理他的遗物
□ 刘 磊 李玉臣
2010年12月6日午饭时间,85岁的冷承备在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家中接到孙女冷海燕打来的电话。
“爷爷,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叫冷相佑的烈士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籍贯是咱青竹村,他是不是我太爷爷啊?”老人听后沉默片刻,嚎啕大哭起来。几十年了,老人终于知道亲生父亲冷相佑是中共早期创建人民军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
身世之谜
冷相佑的身世之谜一直困扰着冷氏家族。自打冷相佑离开家后,几十年都没有他的下落,村里各种流言满天飞:冷相佑是国民党,是蒋介石的学生,要么内战时被打死,要么逃到台湾了。以至后来,冷的儿子参军时政审都没通过。
2004年冷海燕考上西南大学。上学前,爷爷叮嘱她,听说有本叫《红旗飘飘》的书中有关于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的记录,你们大学图书馆书多,抽时间看看有没有关于你太爷爷冷相佑的记载。但直到冷海燕大学毕业也没能找到这本书。然而找寻亲人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下来,2010年,冷海燕在苍山县法院实习,偶然间她在湖北省公安网查询到冷相佑的生平事迹,便第一时间告诉了爷爷。那一天,冷家全家人都沉浸在激动之中,多年的委屈和煎熬在那一刹那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冷相佑(1903.1—1927.9),别名相祐,汉族,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旧属郯城县)人。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编入第四学员队学习,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30日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1925年2月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秋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连长,第二十军教导团一营营长。冷相佑是黄埔一期十名山东籍学员之一,且是唯一的临沂籍学员,先后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会昌战役、潮州竹竿山阻击战等著名战役。
南方寻访
虽然知道了冷相佑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但是冷相佑后人更多的记忆还是停留在老辈人支离破碎的讲述中。2012年,已87岁的冷承备,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老人对孩子经常提及父亲,说到动情处时常会潸然泪下。为完成父亲的夙愿,他的3个儿子冷言友、冷言军、冷言伟决定要寻找冷相佑更多的生平资料。
2012年9月,冷言友兄弟到苍山县党史委和苍山县档案局查询,遗憾的是查无此人。“既然冷相佑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那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就应该有其资料,你们是否到那边查询一下,或许能有收获。”县档案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提醒道,并为他们出具了商调函、证明信等相关的材料。
2012年11月18日,冷言友兄弟三人来到广州。顺利地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调取了冷相佑入学时亲笔填写的调查表,在《黄埔同学名册》、《黄埔军校同学录》、《黄埔军校将帅录》查询了冷相佑的年龄、籍贯、通讯处、照片等生平简介信息,还看到了更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924年,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黄埔一期招生方式是不公开的,由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回原籍秘密招生。1924年1月冷相佑由表兄张苇村(山东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宋聘三、刘绩学(均为河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达广州,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入第四队学习。
“黄埔一期在1924年5月入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不仅有冷相佑,还有徐向前、王尔琢、宋希濂、左权、侯镜如等人。”从《黄埔军校一期同学录》可知,1924年5月至11月在黄埔军校期间,冷相佑热情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受到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蒋先云、陈赓等一批共产党员的教导与培养,迅速提高政治觉悟,积极从事反帝反军阀的思想宣传和革命活动。1924年7月,经陈赓同志介绍,冷相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第四期入伍生团区队副。
黄埔一期学员们的全部课程需要三年时间完成,但是第一期却仅仅用了六个月就完成了。日后的事实证明,黄埔一期学员在军事才能方面毫不逊色之后学习三年的黄埔各期学员。因为军事课程紧张,学员们的政治教育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周恩来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每周一次小组政治讨论,每周专门开设一次自习课用以学习政治部下发的讨论题。同时,扩大和充实了书报室。每天午饭后的一段时间,500余名学生一起涌向书报室,学校订阅的进步报刊远远不能满足学员们的需求。就是在这样渴望进步思想的整体政治环境下,在“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黄埔精神鼓舞下,冷相佑的革命思想日渐成熟,为日后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壮烈牺牲
2013年3月,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冷言友三兄弟看到了陈列在墙壁上烈士的头像浮雕和名字,目前纪念馆查清参加起义的有858人,其中就有冷相佑。该馆档案陈列部陈列的《南昌起义史话》文中也记载了冷相佑参加南昌起义的事迹:1926年秋,冷相佑受周恩来的派遣到贺龙部一师九连任上尉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其部直捣湘鄂赣守敌,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是北伐开路先锋。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冷相佑当时职务为第20军军官教导团第一总队总队长。南昌起义后,冷相佑随20军3师(师长周逸群,政治部主任徐特立)按计划往南撤,8月30日和9月2日第20军军官教导团会同其它起义部队两次攻占会昌城,击溃钱大钧部和黄绍竑部。部队原准备南下,为了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在会昌战斗后又折回瑞金,起义军由闽入粤,途经长汀、上杭、峰市、虎市、高坡,1927年9月21日,南昌起义军(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从丰顺县留隍镇沿韩江南下潮州。国民党驻潮州府城的军队王浚部向揭阳紧急撤退,县长王宇等逃离潮州城。
23日,南昌起义军贺龙部第20军第3师(师长周逸群,师代理参谋处长苏文钦)率师教导团和第11军炮兵连等700多人进驻潮州城。师司令部设于西湖涵碧楼,起义军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和前委秘书处郭沫若、吴玉章、许甦魂等也随第3师部驻西湖涵碧楼;第1总队总队长冷相佑率领第1大队(队长傅杰)、第3大队驻潮安县立第一小学。24日下午,南昌起义军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离开潮州往汕头。
9月28日上午9时,从丰顺县赶来的国民党黄绍竑部队9000余人,开始攻打南昌起义部队,冷相佑奉命率领教导团第1总队和6团6连(连长杨志成,政工毛泽覃,警卫队员粟裕)共700余人防守潮州,防御阵地在竹竿山。下午1时许,黄绍竑部全部到达潮州城外围,即以第4师全部和第6师全部向竹竿山起义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教导团一总队的士兵大多是刚参军不久的进步青年学生(当时范长江是冷相佑的文书)和逃避国民党右派屠杀的工农运动积极分子,战斗经验十分缺乏,虽然他们革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英勇抗敌,但是客观上的不足,难以抵挡凶悍的桂军。
竹竿山阵地经过抵挡桂军的几轮冲锋,起义军官兵越战越少,9月30日下午4时,守竹竿山阵地的起义军部队伤亡达三分之二,弹药消耗殆尽,冷相佑身负重伤多处,这位硬汉顽强支撑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才停止抵抗(竹竿山阻击战是为掩护周恩来、贺龙部撤退进入海陆丰地区争取时间)。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4岁。
烈士精神永存
烈士已逝,精神永存。沿着烈士曾经的足迹,翻阅当年黄埔军校冷相佑的档案,依然可以感受到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他对革命那股热忱执著的精神。
1924年5月,冷相佑被录入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在其自填的“何以要入本校”一栏中,他这样写道,“为学习军人知识,锻炼军人体格,以冀将来推翻列强帝国资本主义,打倒国内军阀,完成革命主义之目的”。冷承备说,从长辈口中得知,父亲冷相佑天资聪慧,学习刻苦,191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五中学(临沂市第一中学前身),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至今,冷氏后人依然保存有冷相佑当年临摹的拓片。冷相佑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擅长文辞,翻看当年冷相佑写的文稿,《国家财政日形困难而国民生活程度日见增高其原因何在并建议补救之策》、《孔子可否定为国教试各抒所见以对》、《道德之制人严于法律论》、《处已接物以忠恕为本论》,抒发了一位志士的爱国之情。
采访期间,冷承备说的最多的就是遗憾。他说,在自己还没有记忆时父亲就已经离开了家,母亲也在自己不到10岁时病逝,儿时的记忆中充斥着各种对于父亲的谣言和诋毁,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一直困扰着自己,这也是我在垂暮之年依然要坚持寻找父亲的动力源泉。
老人后来听说,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会见陈赓、张治中、宋希濂等黄埔军校校友时说:“黄埔硬骨头冷相佑烈士的家属也不知道在哪儿,请大家帮助查找一下。”然而,冷相佑的亲属对此并不知情,一方面,听说冷相佑是由表兄张苇村介绍加入国民党(未领国民党党员证)的,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冷家人不免顾虑重重。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来人到青竹村寻访冷相佑家人时,冷相佑母亲冷郑氏不知道是吉是凶,断然选择了隐瞒;另一方面,冷相佑英年早逝致生前留下来的资料太少,解放后,冷相佑家乡又由郯城县划归苍山县管辖,随着知情人相继过世,农村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关于冷相佑的情况渐渐淹没。
2013年5月15日,潮州市博物馆给苍山县民政局发来《关于落实冷相佑牺牲相关材料的商调函的复函》:“根据冷相佑家属来我馆了解冷相佑同志情况和你们寄来的商调函,我们走访了党史办,证明冷相佑同志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潮州竹竿山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特此证明。”
当有关材料被交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时,总政的领导看后连声说:“太晚了,太晚了……1956年,冷相佑就被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和冷相佑的直系亲属联系上,革命烈士证书也一直无法办理。”总政随即出具证明,由山东省民政厅予以补办冷相佑的革命烈士证书。
责任编辑:张其天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