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 苏凯南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发展基本盘稳中加固”“企业运行总体平稳”……
12月28日,威海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威海市市长孔凡萍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中,“稳”字出现25次。
稳字当头,稳中加固,稳中求进。稳,成为一年来威海经济的关键词。
纵使风高浪急,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奋进的旋律始终高扬。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威海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经济,如同一艘航行在海上的大船。不仅要走得快,还要行得稳。
“威海号”经济巨轮如何保持“稳”的姿态?企业有效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2022年威海市动态推出3批政策包、109项政策措施,安排涉企财政资金18亿元,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改造升级、冲击新目标。通过落实留抵退税、减税缓税、缓缴社保费等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费负担99.3亿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启动“威海企业家日”,采取各种形式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222个、解决用工5万人。通过首贷培植、“信财银保”“税银互动”等机制为企业增信42.6亿元,全市贷款余额4650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企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82.8%。“一企一策”助力骨干企业膨胀发展,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
实践证明,政策的有力支持带来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威海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4.6万户,增长4.3%,其中民营企业户数增长6.5%。新增“四上”企业403家,总数达到3514家。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7.1%,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百合股份、克莱特、邦德股份3家企业上市,泓淋电力过会待发,威高血液港股在审。成山集团、歌尔科技有望年内迈上营业收入百亿台阶。
《报告》中指出,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仍然是2023年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让“压舱石”的分量更足。
保持“稳”的姿态,还有着“进”的动能。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产业发展的“强引擎”。
2022年,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定位,威海广纳百川引活水,高高扬起招商引资的有力风帆,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奋楫争先。
2022年威海市新签约项目325个,合同投资额同比增长35%。预计实际使用外资11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20家。一批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大项目签约落地,威高集团与通用技术集团、飞利浦公司开展合作,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开创央企、外企、民企合作先河。按照“1+6”项目清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810个市级重点项目平台化跟进、全过程服务,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010亿元。争取政策资金136.4亿元,有力支持103个重点项目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威海下好创新“先手棋”,强化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导向、产业化目的、企业主体作用。
狠抓科技创新,布局医药医疗器械、碳纤维复合材料等8条创新链,建设10家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获批筹建,腾森橡胶轮胎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双跨”平台。
产业创新加快发展,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新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05家,威高血液净化实现威海市“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325家,增长24.3%;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70家,增长3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7%,位居全省第一。
创新之“子”,越下越活。在威海,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势能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威海市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以预见,“稳中求进”仍将是威海经济发展的总基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3年,“威海号”经济巨轮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壮阔的彼岸。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