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东乾新家庭

来源:   编辑:   2015-09-22 14:37:00   作者:

  现居上草埠的东乾新,今年64岁了,妻子王月芬是个家庭妇女,今年63岁。女儿东守喜,今年41岁,在威海三角轮胎公司工作,儿子东守杰今年40岁,是乳山市金岭高中的一名教师。儿女双全的家庭总是让人羡慕的,但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东乾新的一门手艺——根雕。
  1969年初中毕业的东乾新做了一名铁匠学徒,跟师傅学手艺。那时正青春年少,他思想活跃,凡事爱琢磨,动手能力强,拾个木头疙瘩都能玩出花样来。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他就把随手在路边捡来的老树根,用铁匠铺里的工具雕雕刻刻,一只活形活现的小木猴就横空出世了。周围人都说像活猴一般神气!性格腼腆的东乾新大胆地把他的处女作送给了当时的未婚妻也是现在的妻子——王月芬。王月芬说:“当时就收下了,觉得他心灵手巧。”就这样你来我往,二人最后喜结连理。
  婚后,在妻子的支持下,毫无根雕背景的东乾新更加热衷于根雕艺术。哪里有合适的根材,他就到哪去挖掘。有时,老树根太大,一个人挖不动,妻子就主动来帮忙,合力把它抬回家,弄得一身汗,满鞋泥,东乾新对妻子有些愧疚:“她不但要忙活家里,照顾孩子伺候老人,还帮我刨树根,弄的身上脏兮兮回家,觉得对不起她,也非常感激她这么支持我。”在一旁的妻子不好意思了,却仍装作恶狠狠地说:“再跳到深沟里刨树根扭坏脚,我看你下次怎么走路!”
  朽木腐根断枝只要一遇到东乾新,面貌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好的根雕作品讲究“七分天成,三分加工”,所以他将根材搬回家以后,不动它,而是一直看,东乾新常说“相树的过程也就是悟形的过程”。他一边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相一边用玲珑剔透的心来思索,去感悟。一件作品,最难的反而是连手都不用动的第一步。相出样子,悟出了形,作品就可以依势造型,能工巧匠们就能因材施艺。
  悟出形以后,就要对根材进行裁剪、去污、褪皮,把树根光滑的一面展露出来,然后东乾新再对它进行精雕细琢,按照相的形来一刀刀雕刻出心中的图景,三雕七磨之后,再蹭擦抛光,上漆打蜡,一件成品就做好了。谈起他雕刻的作品,这个老实木讷的庄稼汉马上就能眉飞色舞起来,第一件作品是用榆木根雕成的三腿花架,周围有老虎、龙花草等环绕其中,上顶留坑放花盆,非常有趣。第二件的名字叫做《莲年有余》,是用苹果根雕成的莲花底座,河里大小游鱼四条,荷叶上卧着青蛙,莲蓬上停着展翅欲飞的鸟雀,荷花四朵,非常生动有趣。最得意的作品是《仙鹤独立》,巧妙地平衡了力的构成,鹤羽杂乱而有序,由天然树根形成,非常自然,仙鹤单腿独立,另一只脚藏在鹤羽中,鹤歪脖斜向上看,仿佛在打量什么又在思索着什么。下有三只活灵活现的小猴上蹿下跳,生动活泼。还有福娃骑象、老鹰逮兔等等多件作品。不少作品被亲友看中,东乾新就大方地送给了他们。
  儿女们非常支持父母的爱好,儿子儿媳经常鼓励父亲做自己的爱好,女婿和女儿也特意在威海买了一整套雕刻刀具送给父亲。孙女和外甥更是对东乾新雕刻的小猴小象这些小玩意儿爱不释手。左邻右舍也经常过来参观,都夸他心灵手巧。东乾新说根雕最大的乐趣就是将枯木赋予了生命和灵性,自己还差得很远,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时光的刻刀也在东乾新和妻子脸上留下了痕迹,可是四十多年的默默地学习和坚持,他在快乐的摸索之中,渐渐化腐朽为神奇,让枯木开出了艺术之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