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7市市长齐聚话海洋,威海优势何在?

2024-10-25 16:23: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金文馨

  10月23日下午,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10月24日,作为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重磅环节之一,2024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对话会正式举行。而其中,山东沿海7市的市长们“共商”海洋发展之路,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他们围绕“‘预’见山东蓝色新增长”这一主题,分享各自城市的战略规划、创新实践以及面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邓勇作推介发言 

  作为东北亚经济圈前沿城市,威海既是海洋资源大市,也是海洋经济强市。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30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7.2%。

  威海实施海水养殖深蓝行动、海洋种业倍增计划、远洋渔业拓展工程,首创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建成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数量居全国首位,威海籍远洋渔船达到330艘,远洋渔业实力居全国前列。

  入选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年造船能力127万载重吨,客滚船、重吊船建造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

  创新打造威海海港、空港和仁川海港、空港“四港联动”模式,开展中韩整车运输业务,构建起“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的国际物流黄金通道,去年威海口岸对韩贸易额1599.8亿元,仅次于上海和深圳。

  全市集聚各类涉海创新平台37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64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2.98%,山东省最高。

  建成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

  数量居全国首位

  威海,一片孕育海洋种业奇迹的蔚蓝热土。从广袤的养殖区到精细的苗种培育,每一环节都展现出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海洋牧场与生态保护并行,每一步都见证着威海的智慧与决心。

  海洋种业是丰茂“蓝色粮仓”的基础和核心。威海海岸线长968公里,海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自然环境质量最好的近海养殖区之一。依托地域优势,威海海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智慧海洋牧场建设全国领先,远洋产业链规模领跑全省,在海洋渔业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影响力久负盛名。渔业大市的威海也是“种业之都”。每年,全国近70%的大菱鲆种苗、90%的鲆蝶鱼卵、70%的膨腹海马苗种以及全省85.7%的海带苗、50%的鲍鱼苗等优质苗种均育自威海。目前,威海已建成省级以上原良种场25处,包括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数量居全省第一;优质苗种产能达到600亿单位,海洋种业产值达到30亿元,产值规模居全省首位,为“蓝色粮仓”植入动能强劲的“威海芯”。2023年,威海获评“中国海洋种业之都”。

  海洋种业是“蓝色粮仓”的“芯片”。但选育出一个蓝色良种,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为此,威海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海洋种业体系,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定实施海洋种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形成“2+5+N”现代海洋种业发展体系,先后印发《威海市种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近五年来,我市累计落实各类政策资金2.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多元。

  截至目前,威海与国内高校院所共建了“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处海洋种业高端创新平台。发起成立了现代海水养殖、海参、海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了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20余个遗传育种专家团队,先后培育出“爱伦湾”海带等14个国审名优新品种。

  多措并举培育海洋食品产业链

  从市海洋发展局获悉,前8个月,威海200家海洋食品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13亿元。

  作为“中国海鲜之都”,威海拥有海参、鲍鱼、海带、牡蛎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形成的海洋食品产业链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所在。

  近年来,威海始终坚持以培育海洋食品产业链为抓手,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动海洋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以精深加工为例,聚焦自动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威海持续加强本土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姻”,先后创建“海洋功能食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60多家科创平台,打造海洋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切实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为水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注入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为海洋食品产业注入新动力;深化助企服务,则为海洋食品产业拓展了新空间。近年来,威海持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系统开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走访调研,实地了解海洋食品制造企业的发展状况、困难和需求,制作“项目档案”,有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项目建设。

  入选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

  威海,一座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开放之城,正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描绘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从近海作业到远洋探索,威海不断创新突破,以大海为纸,梦想为帆,书写巨轮启航的新篇章。

  1至8月,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43.2%。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威海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的基础所在、优势所在。

  威海是我省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代表产品有15大类40多个品种,尤其是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品类多、完工量大,且多为高端客滚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智能化远洋渔船等高附加值船型,深受国际市场青睐。去年,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实现营收约230亿元,同比增长45%;造船完工量约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

  近年来,威海将船舶与海工装备列入全市十条优势产业链,吸引山东电工电气、云洲无人船等装备企业卡位入链,形成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日益完善,建立“链长+专班”工作机制,加大企业分类培育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打造海工装备产业集群,上下游“朋友圈”越做越大,助推“威字号”蓝海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在持续壮大海工装备“朋友圈”的基础上,威海还积极抢抓国际海运市场转型机遇,引导支持船舶修造企业向风电运维船、高端客滚船、游艇等新船型升级,持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高智能化数字化造船水平,擦亮豪华客滚船、重吊船、南极磷虾船、游艇等“威海品牌”,被订单“追着跑”成为我市不少龙头修造船企业的常态。

  创新打造“四港联动”模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国务院批准威海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第40年。浩荡的发展浪潮中,威海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入实施“借韩兴威”“城市国际化”战略,统筹推进“四港联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书写着与世界“双向奔赴”的精彩篇章。

  截至8月底,威海外贸进出口额由建市初期的42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亿元人民币,37年增长68000倍;利用外资由最初的81万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7.9亿美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威设立外资企业超过1700家;威海最初几乎没有国际劳务和对外承包市场,现在发展到全市230多家企业在6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先后在非洲、亚洲等国家实施600多个工程项目,完成营业额80亿美元。

  2023年2月,中韩“四港联动”(威海-仁川)整车运输谅解备忘录正式生效,当年12月,威海—仁川多式联运整车运输试运行正式启动,货车运行中,全程仅报关一次,不必换装车头,厢内货品也不必重新换车与装卸,这种新型运输模式,整体时间缩短约5小时、降低物流成本约30%。“夕发朝至”的海运航线,更是让不少企业落户威海。

  从“借韩兴威”到“四港联动”,从“深耕日韩”到“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威海不断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国际化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

  全市集聚各类涉海创新平台37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645家

  作为渔业大市,2024年威海将加速设施渔业攻坚突破,推广新技术和新设施,分类推进存量设施改造提升。年初启动的全省最大规模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项目,计划年内开工300个、建成150个。据了解,这些重力式深水网箱主要用于海参养殖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海参15万斤、产值1500万元。

  渔业捕捞转型增效上,威海将推进近海渔船减船转产和更新改造,推进远洋渔业冷藏运输船等专业运输船建造,加快老旧远洋渔船智能化改造,年内完成更新改造12艘。渔港升级改造方面,威海将统筹沙窝岛中心渔港、石岛渔港等重点港口资源,加快“港、产、园、镇”融合发展。

  实施海洋产业创新突破工程,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的项目是关键。威海目前已谋划储备海洋产业重点项目84个,计划总投资207.7亿元,将有效拉动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促进新兴产业增量提质,今年威海将持续发力休闲渔业产业、海洋碳汇产业、海洋食品产业、数字海洋产业、海洋金融产业五大“蓝色”产业。

  此外,威海还将加快海洋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和集成应用,推动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渔业环境实时监控、自动增氧、自动投喂、循环水控制、无人船巡航、机械收割收获等技术和装备,创建和推广一批智慧渔业基地(模式);探索推行“海洋牧场+景点+民宿”及“海洋牧场+垂钓基地”等运营模式,力争全市休闲渔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实施海带养殖碳汇标准化示范项目,推动威海海洋碳汇产学研一体化智能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等。

  (大众网编辑 金文馨 综合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商务、大众日报、威海日报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殷子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