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调查 | 一口咖啡“充能”威海城市GDP

2025-03-11 10:3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宁晓洁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威海报道

  在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热门打卡点上,“一尺花园”咖啡店的窗棂框住一片流动的蔚蓝,年轻人捧着咖啡杯将背景中的灯塔与浪花定格成社交媒体上的九宫格——享受一杯饮品的时间,是年轻人放松加“蓄能”的生活方式,而这无数的一杯、一店,也构成了“充能”城市经济的“微型电池”。

  据《2024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白皮书》,全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15%。现制茶饮和现磨咖啡是中国现制饮品市场的主要细分品类,据估算2024年全国现制饮品出杯量预计超过500亿杯,现制饮品行业作为新业态下的“新基建”,正以惊人的渗透力重塑城市商业生态。

2024上半年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前10类类值

  当咖啡机的蒸汽与海鲜排档的烟火气在威海的暮色中交融,现制饮品已突破单纯的解渴功能,演变为承载城市气质的文化容器。猫头山悬崖咖啡的观景台上,游客正用海盐拿铁复刻海风的咸涩;油画小镇“那片海”咖啡的艺术空间里,年轻人从网络媒体的大海落日追随而来,将咖啡、落日与图书空间重构成文艺拼图。这种“可饮用的城市会客厅”模式,正在重构威海商业地理:喜茶位于威高广场的威海首店在非休息日保持着1.5分钟/单的周转效率,“爷爷不泡茶”单店排队峰值超60分钟。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验在此蓬勃生长。倪氏海泰集团在栖霞街打造的“庆和楼+千厨点坊+Seesaw生态链,通过用餐消费兑换咖啡折扣,联动引流构建出全天候的消费生态链,延长了顾客的停留时间,更通过差异化服务在瑞幸、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密集布局中“卷”出重围;而村上安健康茶饮的“中药奶茶”、花果小甜的无花果特饮等本土化创新,则让威海味道在杯盏间流淌。崖尚海景咖啡负责人姜明山透露,在文旅部门指导下改造的滨海咖啡厅,旺季单日客流量突破4000人次,淡季仍维持着市民“看海饮咖”的日常仪式感。

  当社区饮品店将营业时间延至夜间九点,夜间经济与15分钟生活圈的化学反应在此显现,其功能已从单纯的饮品供给进化为都市人的情绪疗愈站。尤其是近年来,年轻消费者逐渐养成了消费现制饮品的习惯,这些饮品不仅满足了解渴的基本需求,更成为了社交分享、缓解压力的新方式。

  开在威海栖霞街的爷爷不泡茶老板孙源表示:“我选择做奶茶行业,主要是基于奶茶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奶茶已经成为一种展现个性、生活方式和时尚符号。”

  在社交场合,奶茶往往成为年轻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和分享对象。共同购买奶茶、分享其独特口感与体验,不仅加深了朋友间的互动,也紧密了彼此间的联系。猫头山“崖尚咖啡”、油画小镇“那片海”等兼具景观与文化的门店,成为年轻人社交打卡的“城市客厅”,通过短视频裂变传播,吸引更多游客涌入威海,形成“消费—传播—引流”的良性循环。

  现制茶饮行业催生的新职业体系,也正在重构城市服务业就业生态。“爷爷不泡茶”并不是孙源的第一家现制饮品店铺,其单店根据规模可创造本地5个直接就业岗位,延伸至原料供应、物流配送等环节将创造4-12个衍生岗位,形成典型的“小店经济”就业模型。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3现制茶饮白皮书》显示,单店平均创造6.5个直接就业岗位的同时,通过原料采购、设备维保、数字营销等产业链协同,形成1:3.8的就业带动系数。这些具备饮品研发、美学设计、新媒体运营等复合技能的“技术型蓝领”,其职业成长轨迹已超越传统服务业天花板,“技能习得-能力认证-职业跃迁”的进阶模型正在行业落地。

  然而,行业竞争亦面临挑战。作为旅游城市,威海有着季节性客流波动,部分依赖游客的咖啡馆甚至“一夏吃一年”,淡季闭店率居高不下,或为了节约成本“潮汐式开店”,淡季闭店旺季才开门。行业开始探索破局之道,促使更多商家不断探索“咖啡+文创”“咖啡+民宿”的综合业态。姜明山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和让崖尚员工“淡季不失业”,又在“威海人的后花园”里口山投资建设分店崖尚窑炉面包坊,吸引众多市民进行家庭游、亲子游与研学活动,二月中旬开业至今日人流量峰值达到3000人,以客源结构优化有效对冲旅游客流波动。

  从一杯奶茶、一口咖啡构成人们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理想生活的感官锚点,威海正用“微消费”证明:经济的活力,藏在每一声“扫码下单”的提示音里。“景店互动、游购一体”,“小而美”的现制饮品业态正悄然改变威海的消费版图已成为威海“精致城市”品牌中最具烟火气的注脚。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