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瓦尔特扮演者病逝:啊,朋友再见来自塞尔维亚的阳光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   2016-05-26 08:24:00   作者:

  塞尔维亚当地时间22日晚上10点45分,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贝尔格莱德圣萨瓦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3岁。消息传来,人们无不为这位对世界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电影大师的逝去而感到悲痛。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就像是塞尔维亚的阳光,不仅将独立、追求自由的塞尔维亚精神散播全世界,还启发着中国改革开放一代人对于另外一个欧洲、另外一种社会主义电影美学的感性认识。

  1933年,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出生于塞尔维亚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受教于诺伏萨德戏剧学校和格莱德戏剧、电影、音乐学院,后从事话剧工作,此后逐步跨入影坛。八年的表演艺术熏陶与木匠、油漆工的生活,奠定了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艺术创作的基础,不仅三度斩获南斯拉夫最佳男演员奖,还于2016年在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终身成就奖”。如果你想不起来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谁,那么说出《桥》中“老虎队长”,《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恐怕你会恍然大悟。

  在上世纪70年代,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电影,可以像南斯拉夫电影那样在中国家喻户晓,引起轰动。随着《桥》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热映,“老虎”“瓦尔特”成了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的代名词。当然,如果将其置于当时的时代,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符号。片中,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那游击队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一种正义与非正义的斗阵,代表了民族独自,追求自由的勇气和毅力。正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一位被革职的德国上校所言:“我一到萨拉热窝就开始寻找瓦尔特,当我要走时才知道瓦尔特是谁。他,这座城市就是瓦尔特!”

  如果有人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征北战》《地雷战》和《地道战》是“大陆电影在对历史以及战争的认知”的话,那么《桥》的出现,则是一次“革新”——带给中国观众新的审美、文化,并打开思维。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这一“老虎”身份,在自己队伍里都是“好人”与“坏人”正反人物形象塑造,达到了真实可信,都在极尽可能“真实”的历史语境中,让观众感受到了现实战争的残酷与追求独立的理念。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老虎”与“瓦尔特”的身份,成为了中国思想艺术的启蒙,毕竟它影响了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大院子弟”的思想和艺术表达。

  “啊,朋友再见”魔性般的歌声,成了70后抹不掉的记忆。那些出身草根阶层的文艺青年,通过“内参片”与露天电影的形式,直接吸收来自国外的文化与思想的洗礼,接受社会主义电影美学,乃至最后成为70后的精神食粮。

  记得《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在遇难时对露丝说的一句话:“要活下去,活到90岁,儿孙满堂,然后死在温暖的床上。”我想,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人们的心中不止会活到90岁,因为他的传奇故事、他的艺术魅力,一直停留在历史中,让人永远怀念。

  还记得,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说过,“我们这些演员要演那些真人真事,就必须由老的真正战士帮助我们提高这些英雄气质。”或许,这就是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留给我们的财富。 (云飞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