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活动

开往小山村的“健康帮扶直通车”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4-09-02 11:09:00   作者:

  威海市立医院是一所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办群众满意医院,行群众满意医疗,做群众满意医者,坚持社会公益性始终是医院的办院方向。在承担全市日常救治任务的同时,医院又启动了针对全市200多个困难村的健康帮扶工程,开启了公立医院农村健康帮扶工作的先河。这一举措将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深入的渗透到困难村帮扶工作中,并不断创新卫生扶贫方式,把健康帮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及创先争优等活动的重要载体,送医送药到乡村,义诊义检到街头。将一项全院医务志愿者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做的扎扎实实,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使农村百姓得实惠,医院职工受教育,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着眼农村群众需求,健康帮扶应势而生

  在坚持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威海市立医院认真贯彻市委组织部《关于市直单位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安排意见》和市委办《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做好困难村帮扶工作,派青年干部驻村锻炼。2010年至2012年,医院重点帮扶汪疃镇下韩家村。发动广大干部职工捐款,吸纳社会各界赞助,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先期投入25万元完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大礼堂、4间村卫生室及800平方米大院的修缮工作,并新建了村委办公室及村民活动室,捐书5000余册,大大改善了村民就医、活动场所,使下韩家村的面貌得到了全面改善。2013年又开始对文登宋村草埠村的重点帮扶工作。医院在对困难村帮扶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村里很多留守老人、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青壮年多选择进城务工。在威海市众多的工业企业中,大多数工人属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相关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68.92%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这就造成越来越多的老人、儿童留守农村缺少照料,健康问题日益突显。一方面农村老人保健意识低,觉得钱能省则省,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往往将小病拖延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大病致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另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大多数困难村都位于偏远山区,乘车外出费时费力,也成为留守人员健康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主要原因。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卫生知识匮乏,防病治病意识淡薄,健康保障能力较低等问题,市立医院党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尝试对卫生扶贫开展方式的探索,最终与威高集团等企业达成了共同对困难村进行健康帮扶的共识,“健康帮扶工程”应势而生。

  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直通车”开进小山村

  威海市立医院紧紧围绕农村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从实际出发,改装了一辆12米长的“健康帮扶直通车”,配备了价值一百多万元的便携式超声仪、心电图仪、血糖仪等仪器设备,免费为村民检查身体。大力倡导志愿者活动,从全院400多名志愿者队伍中,挑选技术好、服务好、医德好的医务志愿者,并确保每次进村都有一名中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带队,保证了帮扶工作在技术上过得硬。为切实解决留守老人、儿童外出买药难的问题,根据我市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情况,医院与威高集团联手,准备了冠心病、高血压、类风湿等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所需药品,以及抗感冒药、治疗腹泻药、消毒酒精等其他常用药品免费赠予村民及村卫生室。

  “健康帮扶工程”计划通过每月8-10次、一次一村的志愿者进村服务,对全市重点帮扶的200余家困难村逐村免费送医、送药、送健康。为保证帮扶工程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防止一阵风、走过场,医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的健康帮扶工程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和各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全部全程参与。并与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以送医下乡、义诊查体、健康宣教、药品赠予、优惠救治等内容为主的健康帮扶工程计划和《健康帮扶工程指南》,严格界定了工作流程,实行行政职能部门科主任轮班负责制,提前联系困难村,实地考察行车路线、义诊场地,同时对组织者、志愿者和服务人员集中培训。

  自2012年7月启动健康帮扶工程以来,市立医院的“健康帮扶直通车”开往工业新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的100多个困难村,行程2万公里,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免费测血糖2836人次,免费超声检查3328人次,免费心电图检查4096人次,免费测血压5368人次,发放健康处方10万余份,赠送药品等价值20万余元,共有万余人次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面对面的服务和指导。家住文登市高村镇某山村的李大娘在自家门口接受来自医院的专家检查之后,连连感谢,“一直想到城里找大夫看病,可儿子在城里打工,忙得好几个月没回来了,我自己腿脚不方便,没有去成,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市立医院的专家们不仅技术好,而且很耐心,还送给我免费的药治病,真是太感谢了!”

  三、创新健康宣教形式,做群众健康的管理者

  通过亲身到农村开展义诊工作,让市立医院人由衷地体会到,经济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在建立现代化幸福威海的过程中,只有“将晚诊晚治变成早诊早治,从早诊早治变成预防”,发动村卫生室、乡镇医院,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才能从更有效地源头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和指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健康帮扶工程不是简单的义诊义治和医药下乡,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村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真正做好群众健康的管理者。工作中,市立医院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提高百姓健康意识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筛检的基础上,注重卫生常识普及和健康知识宣教。每次活动中,医院都准备大量的宣教刊板、健康处方、宣传画册等资料,通过宣讲健康生活方式、防病治病常识和建立咨询服务热线,努力培养和改善农村群众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意识。为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作为威海地区唯一的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医院将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项目”及早癌预防与筛查等百姓急需且基层医院难以实施的服务项目纳入帮扶工程,通过规范严谨的早期筛查、优惠体检等惠民利民举措,为困难群众构建起一道大病防治的保护伞。

  四、对症下药“授人以渔” ,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威海市立医院在积极开展“健康帮扶工程”的同时,不忘担负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等任务,将“健康帮扶”与“卫生强基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于2012年11月启动了“专家基层大查房”活动。通过专家到基层医院查房带教,辅以手术示范、疑难病例讨论、业务讲座等,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结合困难村实际,加强与村医、村卫生室和乡镇医院的联系与协作,在手术指导、专业培训、病例会诊、双向转诊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帮助基层医院建设专科,发展专业,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培训业务骨干和技术人才,形成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在医院间、医务人员间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全面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上下转诊、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切实带动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五、振奋精神、转变作风 自身队伍建设得到提升

  医疗行业是服务行业,救死扶伤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不是对病人的施舍恩赐。通过“健康帮扶工程”,市立医院人还转变了工作作风,将 “诿”、“冷”、“浮”等的不良作风,转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上来,转到积极向上、奋发昂扬的工作状态上来,转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上来,铺下身子、真抓实干,自身队伍建设也得到了提高。

  曾多次冒雨带队下乡义诊的工会主席兼政工科长于铭深有感触,通过亲身到农村开展义诊工作,医院青年医务志愿者在农村广阔天地接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教育,使他们在义务奉献社会的同时,培养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美德,摈弃掉浮夸、华而不实、服务意识谈薄等不良工作作风,夯实了以人为本,视患者如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真正让患者感受到人性关怀与温暖。

  全院广大医护人员是医院发展的力量源泉。全院职工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患者需要作为医院工作的第一选择,将患者满意为医院工作的第一标准,医疗实践活动和医院管理的每个细节、每项措施都要体现对病人这一中心的关注,只有这样,我们的职责才能落实到位,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才能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医院,行人民满意医疗,做人民满意医务工作者”的这一医院愿景。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