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
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谋发展,环翠区着力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不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个窗口跑一趟,就全办完了,拿证才花了一小时,必须给环翠区点赞!”今年4月份,威海海然运动器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柳玉光在环翠政务大厅领到了“七证合一”许可证,该公司项目也成为实行“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后,山东省首批领取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证的项目。
“七证合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审批手续革新合并,证件也实现了扫码集成,最多一张证件上可有六个二维码,扫描识别即可查看证书,该举措在全省范围内属首创。
不仅证件实现集成,服务流程也更加简化。该项目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全程一对一帮办代办,不到1小时即为企业完成审批发证。这只是环翠区常态化优化升级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环翠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2019年,先后通过了山东省“一窗式”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示范点建设试点验收。
近期,在深入推进流程再造的过程中,环翠区又推出“关联事项并联”审批新模式,即针对关联度高的事项制定一张表单,同时申请办理多个行政许可事项,审批通过后,可以同时取得多个证件,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和企业。
开辟“集成办”绿色通道,持续深化商事登记“无窗口化”改革,创新“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互联网+”全流程在线审批……在审批服务“全链条、一站式”改革过程中,环翠区不断打破部门壁垒,强化业务协同,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2021年,环翠区积极转变服务理念,确立了“环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全面营造流程最简、服务最优、体验最佳的一流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最有发言权。“环翠区‘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等审批模式,让我们工厂不到一年就建成投产了!”体验过环翠营商环境的优质高效,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波干劲更足。
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在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学超净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全力开展激光通信载荷的生产组装。他们已经接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商业航天公司等多家共计10套激光通信终端订单,预计全年签署订单合同达3000万元。
该研究院纳入了威海市“1+4+N”创新平台体系,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优质科研、人才资源和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品牌优势、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激光通信系统产品的技术研发、终端批量生产,全面为国家卫星星座、商业航天组网战略服务。
近年来,环翠区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厚植产业根基、夯实载体平台、强化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生态持续激活。2021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63%,比2017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威海创新园累计招引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216家,聚集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0余名;深入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载体,近5年共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6项。2021年,三角轮胎、广泰空港等13家企业入选省级科技领军企业,占全省的6.5%,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2017年的53家提高到2021年的20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5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达到14.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5.56%,获评技术转移先进县。
发展动能除旧布新。“四新”经济和“十强”产业快速壮大,“4+3”制造业和“2+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近5年实施169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90亿元以上,持续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发展格局持续刷新。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大力培植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形成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探索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的路径,近5年备案设立境外企业(机构)32家。
营商环境日新月异,发展大潮驰而不息,相信环翠下一个披荆斩棘的十年,又是一番蒸蒸日上,万象更新。
(通讯员 田常力)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