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特别的开学季:我和爸爸(妈妈)是校友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8-09-03 11:11: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9月3日讯 (记者 王晓青 实习生 张洁) 又到一年开学季,你还记得第一天走进小学是什么样子吗?每年入学,父母送孩子进入学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如果你的孩子入学是走进你曾经的母校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孩子得知自己的小学和爸爸(妈妈)是同一所学校又有什么想法?近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几对亲子校友,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孙燕燕和邓文博母女

  妈妈:孙燕燕 37岁 鲸园小学德育处副主任

  孩子:邓文博 8岁  鲸园小学三年级学生

  孙燕燕1989年进入鲸园小学上一年级,直到五年级毕业,学校的六角楼才刚建起来。时隔多年,孙燕燕2005年又回到母校工作,这时距离第一次走进鲸园小学已经16年了。

  回忆起孩子一年级报到的场景,孙燕燕很不好意思的对记者说;“当时我要主持报到,忙得晕头转向,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但邓文博对此却非常理解,她说:“我知道妈妈要忙着帮助别的同学,我这边也有别的老师来帮我。”

  说起小学时光,孙燕燕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丛校长当时带着大家一起外出做实践活动,去东山宾馆扒虾、在路边捡松球。邓文博则更喜欢鲸园小学百年老校的气氛,说起学校的活动更是如数家珍:“学校有50多门校本课程,我最喜欢的是陶艺和书法。”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这么多活动中,邓文博最喜欢的是运动类项目。

  “孩子今年上三年级了,我觉得鲸园小学的师资雄厚,对孩子的素质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孙燕燕说。说起老师,邓文博告诉大众网记者,她最喜欢的是教数学的尹老师,“因为尹老师总说不希望人人考第一,只要认真考试,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就够了。”

  对于马上开始的新学期,邓文博有自己的规划,她要努力学习,更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来长大了想做一名宇航员,可以去看看太空。

张宇和张译文父子

  爸爸:张宇 38岁 制造业相关工作

  孩子:张译文 8岁 塔山小学二年级学生

  回想起当初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今年38岁的张宇打开了记忆的大门:“塔山小学是89年建校的,我就是建校的第一批。”一转眼就过去了将近三十年。“当时学校都是土操场,远没有现在这么好。”张宇看到现在塔山小学建的这么好,十分感慨。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石老师,她非常认真负责,有一次讲数学题,班里有二十几个学生没做出来,放学后石老师就把我们全部带到自己家里去,继续讲解,那时候家里才四十多平米,这么多人,站都站不开更别提有地方坐了。石老师就把我们安排到楼道的楼梯上,按顺序排好。”这是1990年的事,但张宇依然记忆犹新。

  因为对塔山小学的印象这么好,所以当儿子张译文要上小学时,张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塔山小学。张译文今年8岁,马上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了,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张译文对第一天来小学报到的场景记得也很清楚,他告诉大众网记者:“那天下雨,我跟爸爸来的时候,还遇到了幼儿园的同学。”

  回想这过去一年的小学生活,张宇说:“我觉得送他来塔山小学还是很明智的,不论是教学风格还是学校环境都非常不错,学校也会经常组织研学行动和交流会。”不过对比自己当初的小学生活,张宇觉得他那时候还是很美好的,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

  看着现在的学校和学生们,张宇充满感慨:“我们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环境啊,现在的学校有多样的活动,环境也这么好,配套设施也完善,这都是我们那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啊。我上小学那会儿,同学们都是等着下完雨在沙子里捉泥鳅玩,现在的孩子有电脑有iPad,谁还捉泥鳅啊,真的是比不了……”

李林和李啸朋父子

  爸爸:李林 37岁 司机

  孩子:李啸朋 10岁 三年级学生

  当李林向记者描述起1989年他上小学时的情景,他说:“那时候都是土操场,篮球筐都是木头的,平房,一个年级两个班。冬天学校生炉子,每个学生还要从家拿木头来,到了暑假,还要轮流护校。”

  1989年到现在,将近30年过去了,学校的变化让李林感叹,也让他怀念。李林告诉记者:“当年还是我三年级语文老师的陈华老师,现在已经是北竹岛小学的校长了。”

  时隔多年,当儿子来到自己的母校上学的时候,李林觉得尽管学校变化很大,但是从内心来讲,“就好像我又回到了当初小学时候一样”。李啸朋第一天来北竹岛小学报到的场景印象最深的则有两点:“第一是背古诗,背的《咏鹅》;第二是当时空调开得很大。”

  在学校里,李啸朋最喜欢的是体育方面的活动,他喜欢打篮球,长大了也想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当大众网记者问到怕不怕受伤的时候,他昂起头来很坚定的说:“这些我都了解,但是我不怕。”

邹佩娟和谷俊佟母子

  妈妈:邹佩娟 32岁 婚庆行业

  孩子:谷俊佟 10岁 塔山小学四年级学生

  采访当天恰逢塔山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报名日,人来人往的家长孩子很多,大众网记者见到了站在门口的邹佩娟和谷俊佟母子。妈妈年轻漂亮,儿子聪明可爱。

  谷俊佟今年九月就上四年级了,当大众网记者问到他知道跟妈妈是一个小学的时候开不开心时,他说:“特别开心能跟妈妈是一个学校的,因为这样感觉我跟妈妈的心是齐的。”

  邹佩娟是1993年上的小学,那时候学校里没有这么多教学楼,只有两栋小的,操场也比现在小很多。因为是自己的母校,邹佩娟相信塔山小学的教学质量,再加上孩子的户口在这边,所以谷俊佟理所当然的在塔山小学上学。回忆起当初孩子上一年级报道的那天,邹佩娟说:“其他的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特别多的人,特别多的孩子。”

  在过去的三年小学生活中,谷俊佟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打棒球,这也是塔山小学丰富的课外活动之一,邹佩娟给记者介绍:“学校的课外活动还是很多的,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课本剧、心算、下棋、手工还有烹饪。”

  “学校的房子比幼儿园大很多,知识也难了,作业也多了。”谷俊佟也有自己的小烦恼,但是当说到长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他又立马开心地说:“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特种兵学校》,我以后想做一名宇航员,因为可以去看看月球和太空。”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